书籍 陶渊明的遗产的封面

陶渊明的遗产

张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15-12-31

ISBN

9787101113945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山东省作协主席张炜的最新文化专著。张炜的作品一向以对人性的深入思考、对现代和物质主义的反思、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为核心问题,受到读者和文学评论界的持续关注。本书是他对传统文化发掘和反思的最新成果。在他看来,陶渊明不仅是中国文化上的独特精神符号,在此之下更隐藏着可以医治“现代病”的巨大能量。

☆ 继《也说李白与杜甫》后,又一部打通古今的中国文化专著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山东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张炜继《也说李白与杜甫》之后,以当代作家的敏锐触角探索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的重要成果。针对当代人孤独、冷漠、精神空虚等问题,向传统文化中探索力量和答案。作家透过陶渊明的生平和作品,展开对人性的深入思考,对现代和物质主义的反思,为读者在传统和现代间搭起一座桥梁。

☆ 还原一个有智慧的真实的陶渊明,在动荡历史中突显“人”的尊严

陶渊明作为中国隐士文化的象征,在漫长的历史中已被刻板化、符号化,被人们记住的同时也失去了原本为人的生动性、丰富性。张炜老师以当代作家的敏锐和沉郁纤细的笔法,还原一个真实的陶渊明,在动荡黑暗的时代和穷困悲苦的人生中,描写他的抉择和无奈,突显他作为一个“人”的伟大之处。身处当下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要么追名逐利片刻不得安宁,要么陷于诱惑惶惶不可终日,我们如何能像陶渊明一样过得心里平静,内外和谐呢?

目录
前 言
第一讲 魏晋这片丛林
魏晋这片丛林/3
乱世的挣扎/5
不“入伙”/8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之前在弹《归去来辞》的时候,每每泛音一起,眼前总会浮现他舞弄无弦琴时洒脱和不羁的胸怀,也曾幻想了“乐琴书以消忧”淡然且超逸的田园生活,却不从曾思虑这终将是一场儒道两难的内心挣扎。而这挣扎似乎又如此生活化,于是就变得更加无奈痛苦又孤独。文中。一个鲜活的形象:他的思想他的情绪他的生活背景时代源流,似一场盛大的行为艺术,清晰的剖析在眼前。(除了信息有些不聚焦,一切都好)
有点散和杂是真的😂,但张玮是我很喜欢的一位作家,反正就想读下去。 人们有时想起陶渊明,仍旧会回味那一缕沁人的菊花香;念起那一栏土色的篱笆;艳羡南山脚下的悠闲与自得;怀想一曲酒觞的辛辣与释然。但同时,也要想起他的困境,他入世的情怀,他晚年悲愤的水痕与墨迹。
2018-10
“他是一个拥有全部生命丰富性的人,一个活泼饱满的自在人士。这样一个自主自为者,将自己当成一棵草或一棵柳树移栽到土壤上,经受大自然的风霜四季…...这个人勤奋而又懒惰,严谨而又散淡,不精于耕也不精于读,既极为专注又时常恍惚。这个人嗜酒,寂寞,爱菊,活得不太带劲儿又兴致勃勃。这是一个不太怪的怪人” 本书并不是陶渊明的诗文讲解,只是作者对于陶渊明的理解和感悟。一直以来很喜欢陶渊明,还记得大学毕业北京的盛夏,酒店里,北海公园的长椅上,星巴克吵杂的人群中,手里一直有一本陶渊明集。直到现在陶渊明仍给迷茫的我,痛苦的我心里源源不断地注入着宁静勇气与安慰。陶渊明现存的一百多篇诗文,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常读常新。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可以通过书页文字与千年前的古人千里神交心心相印,这让我觉得非常美妙
我觉得很杂散,理不清逻辑次序,不如民国时候那批人写的。
好像去年的暑假一直在看陶渊明以排遣师生关系之疏劣。 今年,又重读张爱玲,《同学少年都不贱》。真是不长记性地过生活呢! 不愿意叙事,一说就成了谎言。所以,宁愿“夜深闻私语,月落入金盆”,只想两个人素面以对,历史再演说彼此依然心明如水。人一多,就演起来了,也就分不清真真假假了。
人物评论偏多 文本细读略少 和其它书友阅读感受差不多
很久没有读到如此让人心绪沉静好书了,就像笔者所说,这不是一部关于陶渊明的学术著作,这只是一本关于诗人的杂谈与思辩,作者从不同的切口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纬度的陶渊明,也反映出当代人的荒谬、可悲与挣扎,有时,你也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仿佛与书中的那个诗人心心相惜,却又遥不可及,值得再读!
张炜的讲稿,读此书权当参加了现场交流,多么奢侈的事。/读此书时,正是陶归隐的年纪。
典型的写而优则评,但评的又不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