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铸以代刻的封面

铸以代刻

苏精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18-04-30

ISBN

9787101119596

评分

★★★★★
书籍介绍

近代以来,现代化大工业生产浪潮席卷全球,出版印刷业也无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十九世纪初,随着中国国门渐次被打开,绵延两千年的中国文化传统,包括中国的雕版印书业,不得不面对并经受全球现代化大势的挑战,开启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本书主要探讨了十九世纪从1807年至1873年的六 十余年间,各教会基督教传教士通过创立与经营西式中文印刷所,引介西式金属铸字印刷中文图书的过程,也即是一幅十九世纪西式印刷逐步登陆中国并渐次展开,直至发展成熟后被广泛采用的完整而清晰的全景图。这是一部研究近代中国西式出版印刷从落地到成熟过程的精细之作,更是一部研究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及了解近代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力作。

苏精,1946年生,英国伦敦大学图书馆系哲学博士,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汉学资料整理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以基督教传教士为主的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

专著有《铸以代刻:十九世纪中文印刷变局》《林则徐看见的世界:<澳门新闻纸>的原文与译文》《基督教与新加坡华人1819-1846》《上帝的人马:十九世纪在华传教士的作为》《中国,开门!——马礼逊及相关人物研究》《马礼逊与中文印刷出版》《清季同文馆及其师生》《近代藏书三十家》等。

目录
代序:中国图书出版的“典范转移”(邹振环)
自 序
导 言
第一章 从木刻到活字—马礼逊的转变
绪 论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笔记记于书籍史文档) 以十九世纪中国基督教各教会传教士/印刷所活动为中心重建史实,于理论少有发明,但在利用档案这一点做得非常到位,叹为观止。另外对冯锦荣的驳斥甚多,差不多每章都有2333总的来说四点五星吧。 P.S读完后对于中西活字印刷技术区别仍不甚明了:如果说在于字模的“刻”与“铸”(且中国金属活字也是铸),那么排印方式应大致相同(我指排版-印刷-拆版-归字这一步骤),何以作者会认为中国士人不了解活字印刷需要一次预估可能的需求量,再版须再排这一特点?纵然中国一直以雕版印刷为主流,但民间家谱常用活字,清中晚期更有武英殿聚珍版及古今图书集成两套官印大型活字印刷丛书/类书,对此特性应不至于一无所知罢? // 1866年美华书馆印的Mrs. Crawford《造洋饭书》很想关注下
这个才是扎实的历史研究
“本书主要探讨了十九世纪从1807年至1873年的六 十余年间,各教会基督教传教士通过创立与经营西式中文印刷所,引介西式金属铸字印刷中文图书的过程,也即是一幅十九世纪西式印刷逐步登陆中国并渐次展开,直至发展成熟后被广泛采用的完整而清晰的全景图。这是一部研究近代中国西式出版印刷从落地到成熟过程的精细之作,更是一部研究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及了解近代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力作。”
佩服作者 虽然觉得过程描述没多大意义 但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过程
内容很好,从头到尾都是一手史料,限于题材和后半部写作的程式化,可读性稍欠缺。最后写到1869年上海美华书馆将成套活字售予中国人便戛然而止,从木版印刷到活字印刷的“变局”具体如何展开估计可以再写一部书。
全面、细致、扎实。新闻传播史博士论文可资效法的典范之作。
“《铸以代刻》的十二章描述,正巧呈现出基督教出版机构从巴达维亚、澳门、香港、宁波到上海的空间移动。”随着西式印刷术逐步取代传统木刻,一场知识革命在中国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展开。以海量档案为依托,苏精先生进行了极为精细的考订。而这种史实考证的价值并不仅仅限于追溯西式出版机构逐步北上的历史进程,更为重要的是它为读者思考中国近代文化变革等重要问题提供了一个比较“实”的落点。从社会文化史和思想文化史交叉的角度观之,印刷史能给两者提供一个非常实在的基点。记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1、作者最终考证到了清末上海书业的形成与发展,那么沿此线继续向北,又发生了什么值得关注的事情呢?2、上海美华书馆铸造的满、蒙文活字,可否进一步深挖?
非常扎实的史料,如果延伸解读就是媒介、技术与主体的关系了
比较到位的档案资料的总结分析。作为一本研究印刷出版的图书,印装质量却不大好,纸质封面特别容易沾染油污,书脊也不牢靠。
苏先生的书,真材实料,填进去的,都是来自档案的历史血肉。对于研究早期英美传教士的中文圣经翻译,帮助极大,尤其是对以往传教士作品研究目录,可提供许多补充和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