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中国古道的封面

中国古道

[英] 伊莎贝拉·韦廉臣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19-01-01

ISBN

9787101134759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是近代著名传教士威廉臣的夫人所著,记录了其1881年随威廉臣从烟台到北京沿途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展现了一幅在时代变迁的历史大视野中,十九世纪末中国北方社会生活的风情画卷。作者随丈夫在中国生活多年,能熟练使用中文,交际广泛、处世圆融,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协助韦廉臣之余,她用自己独特的西方女性的视角和细腻的笔力,书写中国下层百姓的日常生活和中国社会的世态风俗,为读者留下了大量的关于晚清中国社会的珍贵记忆。 本书中,作者从西方女性的视角出发,在记录大量沿途的见闻和风土人情的同时,笔墨间洋溢着初次接触异域风土时的好奇和喜悦。同时,因为作者的女性的身份,使得她可以深度接触中国的女性,得以见识并记录那个时代中国家庭生活的原态,为读者提供了大量鲜活、生动、丰满的近代社会生活史资料。 伊莎贝拉·韦廉臣,近代著名入华传教士韦廉臣先生的夫人,1863年来华,协助其夫从事传教活动并多次在中国旅行。作者以丰富的经历、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力,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关于晚清中国社会的珍贵记忆。 刘惠琴,女,历史学博士,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代史研究室主任,副教授。出版有《北朝儒学研究》《传教士与开埠烟台》等著作。 陈海涛,男,历史学博士,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现供职于中共烟台市委党史研究室。著有《来自文明十字路口的民族:唐代入华粟特人研究》《新疆的地下文化宝藏》等著作,译有《烟台往事》《图说烟台》《芝罘学校》等译作。
目录
译者序言
作者序言
第一章 中国古道—历史与现实—中国女性—我们的交通工具—軕子—从烟台出发—我们的同伴
第二章 第一天的晚上—一个老朋友和他的家庭—真诚而热情的欢迎—官员的巧取豪夺—艾山的风景—艾山的传说
第三章 崎岖不平的山路—丰富的水源—莲花池—温泉村的村民—女浴池见闻—一件差点酿成悲剧的意外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我也感觉像穿越了时空,1881年的葱省竟然如此开放繁华
140年前关于山东的经济和风土人情调查报告。以女性细腻、平等又开阔的视角,从自然之美到道路交通,从剿丝和采煤技术到骡马车的结构,从集市到墓葬...方方面面汇聚成了这幅多彩图卷。不管对当时想来中国经商旅居的外国人还是现在想要窥探旧日百姓生活的中国人而言,都是非常有用且有趣的一本。
穿越到了1881年中国北方,记录细致。
英国传教士妻子在1881年写的中国游记(从烟台到北京),文笔质朴,情感真挚,平心而论这本书的文采最多只够3颗星,但我还是被作者无处不在的淳朴和善心深深感动,虽然说有些过于圣母(职业特征),缺乏深刻思考,叙述经常很琐碎(作者精通中文,事无巨细都记录),但这位英国夫人眼中确实始终充满了美好与友善,尤其热衷歌颂中国女性、家庭、儒家与美食,讲述什么都是乐呵呵的,众所周知:清末的中国城乡环境与物质条件极为落后,但作者丝毫没有流露出一丝鄙夷厌弃或居高临下的倨傲,充满对清末中国以及中国百姓的同情和理解,确实令人感动!从中还可以近乎亲身体验到晚清中国北方的民情与社会状态,不带任何意识形态偏见,活灵活现宛如纪录片
非常特别且有趣的一本游记。 在作者笔下的晚清山东、直隶民间生活没有那么不堪,反而有鲜亮光彩的一面,许多地方风景如画,田园牧歌,特别是书中提到那些颇受正面评价的妇女形象(当然这也是局限性所致,以作者的身份接触到的大都是那一代的富贵人家,她们往往受过良好的教育),改变了有些”历史书“里无比黑暗的论断。
因为最近看了很多外国人描写清朝和民国时期中国的书,第一次感觉外国作家饱含着爱意描写中国和中国人,不愧是基督徒,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当时女性的关爱
原来1881年的济南是中国的巴黎😂
“本书是近代著名传教士威廉臣的夫人所著,记录了其1881年随威廉臣从烟台到北京沿途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展现了一幅在时代变迁的历史大视野中,十九世纪末中国北方社会生活的风情画卷。作者随丈夫在中国生活多年,能熟练使用中文,交际广泛、处世圆融,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协助韦廉臣之余,她用自己独特的西方女性的视角和细腻的笔力,书写中国下层百姓的日常生活和中国社会的世态风俗,为读者留下了大量的关于晚清中国社会的珍贵记忆。”
相当于十九世纪的山东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