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易代的封面

易代

周绚隆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19-12-31

ISBN

9787101143126

评分

★★★★★
书籍介绍

明清易代,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取舍之际,各人的考虑永远是不同的。太平年代的人,永远无法体会乱世人的心情。但我们必须要明白,承平之世写道德文章易,危难之际行杀身成仁难。这是读书人最易忽略的问题。时势既能造英雄,有时也会成为人性的镜子,照出人类的复杂和一些人的尴尬。本书从《侯岐曾日记》着手,讲述了明清易代之际,以侯岐曾家族为代表的嘉定文人群体的事迹。本书共收录八篇文章,分别探讨了朝代鼎革之际,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夏完淳、陈子龙、侯峒曾、侯岐曾、陆元辅等士人的生死选择、遗民心态以及女眷的遭遇、师友仆人的行止,还原了大变局中小人物的人生遭际和价值选择。

周绚隆,1969年生于甘肃庆阳。先后毕业于兰州大学、山东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翻译和散文写作。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著有《陈维崧年谱》、《元文选》(与邓绍基合作)等。现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

目录
目 录
前 言 / 1
孤臣碧血遗民泪
—读《侯岐曾日记》 / 1
谁不誓捐躯 杀身良不易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读完悲痛不已。在明清鼎革这个天翻地覆的时代,侯氏家人和亲友因为坚守道义,付出了极高的代价。而历史并不符合道义,有德之家却从此陷入灭顶之灾,家族没落,很快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想起太史公的感慨:傥所谓天道,是耶非耶!
娓娓道来,读后致郁。
感触最深的倒是最后一章有关义仆与恶仆之论
日记。淑吉姐弟三人手足情切,芝兰玉树终于碾碎成尘。
读之凄然泪下,明清易代的痛苦和天崩地摧,通过若干细节去直面,文笔也不错。
王谢雕梁事已非
粗略翻过一遍
感覺敘述很簡略,總像有話沒說完就結束了。如今趨之若鶩於微觀史,但寫此書莫不如如作者所說直接校箋日記。
存史与立传,乱世之中的心灵。或许可以拓展到情感史研究?对近乎谜语的日记材料的细腻考证令人叹服。另外更多想起作者早年怀念徐清辉老师的那篇情真意切的长文。“好人看长,老实人自私”,深以为然。
明清易代对于当时知识阶层冲击不仅是王朝更迭、社稷倾覆,更有异族入侵髡发易服、由夷变夏带来的精神屈辱。作为嘉定世宦巨族的侯氏家族,一方面因为反抗惨遭屠戮,另一方面在家族精英凋零之后希冀在新王朝统治下苟且偷生,侯岐曾日记不啻于当时抵抗士大夫阶层的心灵史,当事者很多选择都是仓促做出,而且选择非常之少,而结果不外乎生死两途,甚至很多后来忠烈楷模的人,起初并没有激烈对抗的意愿,而逐步恶化的时势却一步步将他们推向非正常死亡。本书不仅采取的微观史研究视角,还将关注的视角延展到传统史学容易忽略的女性,是一大突破。传统历史书写总体上有两大缺憾:一是忽略细节和场景,漠视在场者的感受;二是基本以男性为中心,忽视女性。如果说前一点是由宏观史学的强大传统和书写方式造成的话,后一点则与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活动空间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