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管理研究的封面

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管理研究

张瑞德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20-05-01

ISBN

9787101143973

评分

★★★★★

标签

经济学

书籍介绍
本书是台湾学者张瑞德早年的著作,曾由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于1991年出版,列入该所专刊(第63号)。本书分为五章,由政治环境入手,从内部管理的角度探讨1876年至1937年间铁路事业的组织运作、人事管理等相关问题。此次出版作者增撰《穿越界限——中国铁路史研究的现状及展望》一文。 张瑞德,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曾任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兼副所长、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所、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问学者,日本东京大学外国人客员研究员,北京大学高级访问学者,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客座特聘研究员(2018—2019),现任“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员。主要著作包括专书:《平汉铁路与华北的经济发展(1905—1937)》、《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管理的研究:政治层面的分析(1876—1937)》、《抗战时期的国军人事》、《无声的要角:蒋介石的侍从室与战时中国》、《抗日战争与战时体例》(合著)及论文集《山河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军队战力》、《近代中国的个人、社会与国家》(出版中)。目前进行中的专书为《军人治国:蒋介石人才库的建立与运用》(与冯启宏合著)。
目录
作者简介
序:穿越界线——中国铁路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前言
一 政治环境
第一章 列强势力的介入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组织+人事。现在看有些简略,但作为一个30年前的研究,已足够具有启发性。
近年读到的研究中国铁路历史的第一著作。此研究以近代铁路事业促进的专业精神professionalism之兴起为线索,触及官僚组织专业化、铁路与国族想象、铁路与城镇发展、铁路与环境和疾病、铁路与时空观念等议题,收放有度,叙论兼备,唯一的不足就是太短了,很多问题没有见到深入。
比氏著《平汉铁路与华北经济发展(1905-1937)》好看,数据详实,伦理有据。
简明的小册子,不过论述了包括铁路修筑、外债、管理体制、运行和人才的诸多议题。
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管理研究,虽然比较笼统,但还是开创了先河。
虽是三十年前的研究,大多是通过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的模式,但还是在近代中国铁路研究领域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对近代中国铁路发展较慢的原因总结很准确。其中关于近代铁路路政管理体系与人事变迁的研究很是值得今天国朝铁总治下的庞大的十八路局借鉴思考的,对中国铁路的未来的管理与发展模式设计也具有启发意义。 这也是三十年前仍领先大陆的台湾学界的缩影。国际化视野与扎实的论述相结合之下,出现了一大批以中研院为代表的优秀研究。特别是中国近代史领域,相对于对岸而言,至今研究仍处于较高水平。从国朝近代史论文仍然不少的对台湾研究的引用量即可窥之。 时至今日,虽然国朝在铁路硬件上进步大,但关于铁路文化建设和运维管理,比一百年前一塌糊涂的局面也好不了多少。这也许就是至今国朝铁道史研究仍然落后于以“铁道立国”的日本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