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老子今注今译的封面

老子今注今译

陈鼓应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20-07-01

ISBN

9787101146066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为著名道家研究学者陈鼓应先生的力作。入选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本书以华亭张氏所刊王弼本为底本,吸收了历代《老子》研究的成果,对《老子》一书做了详细的注释与分析,对前人的《老子》注疏也给予了评价,并加以今译。本书内容翔实,深入浅出,译文流畅,注释准确,是阅读和研究《老子》的重要参考书和经典读本。 陈鼓应,1935年出生于福建长汀,1949年随父母赴台,1956—1963年先后就读于台湾大学哲学系及哲学研究所,师从著名哲学家方东美、股海光。1973年,因参与台大校园内的保钓运动,发表时论,被当局解聘,引发了长达两年左右的著名的“台大哲学系事件”,1979年离台赴美,1984年到北京大学任职。1997年,台湾大学为其平反,他又回到台大任教,直至退休。2010年起,受聘为北京大学哲学系“人文讲席教授”。 陈鼓应是享誉国际的道家文化学者。他撰写的《老子注译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已行销四十余年,成为人们研习老庄的经典读本。他提出了《易传》哲学思想属于道家的观点,一反两千年来《易传》思想属于儒家的旧说,他主张的“中国哲学道家主干说”,影响日益广泛。此次出版的“陈鼓应著作集”系列,是他学术作品的一次集中呈现。
目录
作者简介
插图
《陈鼓应著作集》总序
老子哲学系统的形成和开展
一章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终于看完了这本,这也是第一次连文带注认真读完《老子》。内容上详尽引用了各家注解,又参考郭店竹简本和帛书本做了关键性的增删,可惜连竹简本也有不完善的章节,先秦哲学的考证又往往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只能寄希望于下一次文物出土了… 读本书的时候察觉儒释道三家(仅指哲学层面)各有交汇共通之处,却又朝着自己的方向往深处阐发。(也可能是自己熟悉了“儒”和“释”的思维,习惯用这二者去解“道”,就像很多人用西哲解中哲一样。) 这是我认真读的第一本“道”家书籍,抹去了我之前对老子哲学的许多刻板印象,也许是作者本身的立场,也许这就是老子的本意,《老子》哲学本身竟然也是普世的,关于这点还是计划多读几本道家哲学辩证一下。
重温老子
无为 寡欲 不争 贵言 功遂身退
自矜、自伐、自是、自见、自彰,世间的纷争多半是由这种心理状态和行为样态所产生的;为腹不为目,去彼取此;“为学”是求外在的经验知识,经验知识愈累积愈增多,“为道”是摒除偏执妄见、开阔心胸视野,以把握事物的本根,提升主体的精神境界……具体的行为如何定夺,需要谨慎的在事件中实践。但这样的阅读,总会让人获得平静。
注解旁证引博感觉比译文更优秀。 And睡太早半夜失眠,只好起来把书看完。
陈鼓应先生的《老子今注今译》和他的《庄子今注今译》一样精彩!旁征博引,校勘严谨,读来受益颇多,是一本值得推荐的进阶级读物。
结束每周一痛苦背诵。
汇甲、乙、帛书等本,文意颇疏通,较往年所得,更有进境。道家清静无为,苟能行之,民岂有不愿者哉!吾谓此书非独下民所当读也,尸位之人尤当以为急务,方今民族国家纷立,欲独善其国而不启衅争之心,难矣哉,非合天下为一家则不可得也。
老子的思想,个人方面主要是“谦退”“温和”,大概就是“我知道但是我不争”和“即使我知道很多但我还不够完美”,治国主要是“无为”,通过温和的方式感化民众,给予民众自我发展的空间,使民众自发的提升品德、报效国家。 我蛮认同里面的观点,如果我做统治者,我的风格可能就是道家这种“无为”。不过很明显,这个“无为”极其理想,如果一味贯彻道家思想,很快就会亡国,因为太信任重视百姓的自发性了。 而且现代生活如果秉承“我有能力但我不争”好像不太好,并没有什么很好的回报。现在还是能上就上吧哈哈哈^ ^ (一些拙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