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明代军政考选制度研究的封面

明代军政考选制度研究

张祥明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21-02-01

ISBN

9787101150476

评分

★★★★★

标签

军事学

目录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绪论
一、选题与学术史
二、基本概念
三、研究设想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明代军政考选制度实施的历史说明:依靠官僚集团内部的监督和制衡来遏制腐败,以保障官僚集团廉洁和活力的做法是行不通的。要想消除官员腐败,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社会必须拥有监督官僚集团的权力。而且朱元璋如此给予明代武官的如此丰厚的待遇,但却并未得到想要的清正廉洁,也是颇为值得反思。
张祥明,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师从王天有先生。本书共分四章,前三章就明代军政考选制度做了梳理,内容包括都司卫所武官、在京武官与镇戍武官的军政考选,也就很明显的涉及到了地方、边疆和中央武官的考选问题,可见关注全面。第四章就明代军政考选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做了讨论。作者认为,明代军政考选制度出现于明中期,考选对象不断扩大,考选标准随局势变化而相应调整。由于军政考选掌握在文官手中,加之重文轻武风气的影响,武官地位逐渐低下。而文官的腐败与皇权的独断专制,是导致军政考选制度崩坏的主要原因。那么如此不堪的制度为何明代还能延续近三百年?放大问题而忽视积极作用又怎能说明问题?军事与皇权政治的关系是什么?和平时期及明朝中后期明廷对军事功能的认识与安排是什么?以上作者并没有给出答案。对史料罗列分析有余,深入探讨不足。
先说结论:理论上有用 但实际上官员腐败 空有其表 同时进一步形成文尊武卑。 书中所提的军政考选并非从明初洪武时期就有的 而是从成化、弘治年间逐步形成。而这一形成确定发展的过程也正是明朝军纪越来越涣散,武将地位逐步下降的过程。虽然这之中有些皇帝(如穆宗、思宗)试图改变这一过程 但收效甚微。最终加速了明朝的灭亡正如书中所述军政考选的实质只是“皇帝控制文官,通过文官监督考察武官,整肃武官队伍”
对这一问题了解不多。只看书里谈到的有些事情蛮有意思,比如各路权贵对锦衣卫考选的干预,比如作者认为明代文武地位逆转的重要因素是成化之后文官获得对武官的考核权,比如圣旨连戚继光、李成梁都直称其名、能称个「尔」都是殊荣,比如嘉靖以后兵备道都能享受礼炮欢迎,再比如朝廷三令五申不许武官自称「小的」。
结构比较简单和清楚,尽管这个选题确实比较难做。有些部分感觉为填充内容而做…作者很喜欢按照皇帝顺序一个一个列出各朝变化、特点,感觉很多可以压缩…
这本书史料罗列太烦,而缺乏深入解读,对制度层面的动态演变的把握不足。不知道作者后记里说的“李鬼”是否是指西北大学的曹某副教授。平心而论,同样是学术界专攻卫所军政官制度的学者,曹循的眼和光功力确实更深,至于研究内容上是否有“借鉴”张的研究成果,不敢妄议。
大明武勋方面继承蒙元制,皇帝与武勋文官共同分享国家权力。区别于大唐关陇军事贵族联姻的政治联盟形式和大宋以高素质职业文官官僚体系、武选、军制三种人才选拔体系,大唐和大明最初设立的政治结构保质期最短,安史之乱和土木堡都是在王朝顶峰时期改写历史的人祸,并且严重摧残当时的主要政治制度。但本书除了类似年鉴一样的罗列之外,作者在评价描述整个制度的时候未免过于负面悲观,设想如此不堪的帝国居然能国祚293年,未免过于儿戏?读到最后似乎没有给出合理制度设计的设想,如果是本身就是病入膏肓无药可医,那么当时众人的努力注定只是白费,也无需经常指责,似乎结局已经注定。而注定结局的历史本身也没去很多的选择性,如此那么历史的意义又在哪呢?史料罗列极为细致,可作为工具书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