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唐长孺回忆录的封面

唐长孺回忆录

唐长孺著 王素整理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21-06-30

ISBN

9787101152708

评分

★★★★★
书籍介绍

唐长孺先生(1911-1994)是著名历史学家,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领域,是继陈寅恪之后公认的祭酒。唐先生生于江苏苏州吴江平望镇,祖母和母亲都是今浙江湖州南浔人,从舅乃近代著名藏书家、刻书家刘承干,嘉业堂藏书楼主人。回忆录记叙了南浔顾、朱、刘、张、庞、邢(南浔四象)、邱、梅、蒋,以及吴江殷氏、凌氏,嘉兴王氏等望族的兴衰史,涉及刘承干、张石铭、张静江、庞元济、蒋汝藻、殷兆镛、王欣夫等众多政治文化名人,并记叙了南浔与平望的园林、寺庙、学校、方言、风俗、米业、戏曲电影等,尤致意于人物、文化等随家国命运的沉浮。

唐先生1942年从上海赴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1944年从蓝田赴四川乐山武汉大学,回忆录详细记述了入湘、入蜀的一路经历、见闻,以及与诸多学者的交往,如吕思勉、钱基博、马宗霍、吴其昌、钟泰、李剑农、彭铎、蒋礼鸿、朱东润、王仲荦、黄焯,等等。另如治魏晋南朝隋唐经济,乃受李剑农的启迪,在重庆初次与王仲荦相识,钱钟书《围城》中的“三闾大学”等,均在回忆录中述及。

唐先生晚年右眼失明,左眼视力经矫正亦仅0.2度,在学生的协助下完成《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后,开始奋笔独力撰写回忆录,虽仅至入蜀而止,但内容生动丰富,文笔简净,以史家的眼光,呈现了近代江南大族随家国命运沉浮和江南人文民俗变迁的一幅长卷,同时也是抗战时期学人辗转播迁、孜孜不懈为文化存亡继绝的社会缩影。

唐先生由于视力所限,手稿极其难识,王素先生做了细致的整理和简注,使这份珍贵文献得以粲然可读。此次出版,并将唐先生全文手稿影印,以与天下读者共参酌。

目录
前言(王素)
一、叙南浔巨富四象
二、叙南浔蒋氏
三、书长田村殷氏事
四、书秀水王氏事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唐先生竟然是刘承幹的外甥!
有几节非常甜美,使人回味,可惜太短了!
读书嘉业堂及与蒋汝藻、王欣夫的关系,可见唐先生版本目录学的渊源。记平望米业见当时市镇经济运作与人情,最有史料价值。记看戏事有趣,记方言事亲切,云“罪过,罪过”唯乡间老妪言之,镇中人不语,确实。蓝田师范学院记事不多,但所述人物可与《围城》相参。唐先生至蓝田时,钱已赴联大,故不得入《围城》中。书中唯记掌故,不及学术,但云至蓝田讲授中国中古史为治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之始,又云遇李剑农,后之经济史研究由此受益,此二事可识。
可惜没写完,只能算是写了个开头。
半文不白,主记童年吴江故交大族往事,后及抗战部分往事,全书仅一半篇幅为回忆录,另一半为手稿影印,期待能有唐先生更多的回忆录作品问世
能画个人物关系图放书前就好喽
飞快翻完,只能说我不是目标读者。
文笔实在是太差了,编者前言的文言文更是不知所云。
校记稍繁,虽说认真,有些没必要。整理者说“本书未出‘凡例’,盖不易为也”,其实就是体例不统一,比如“髮”“崑”“詠”等字保留了繁体,照此说来,“几”“于”也该区分吧。
2022130 感慨唐先生笔耕不辍的精神和弟子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