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宋茶:风雅与腔调的封面

宋茶:风雅与腔调

周重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23-08-01

ISBN

9787101162455

评分

★★★★★
书籍介绍
周重林新作《宋茶:风雅与腔调》问世,探寻宋代茶人的生活美学,带你走近范仲淹、欧阳修、蔡襄、苏轼、赵佶等人的茶世界。宋人觉得美的好的,我们也会觉得美。也许有时候会觉得不以为然,但过段时间,还是得走回来。 范仲淹发出清白之音,欧阳修拒不雅于门外,蔡襄用茶影响皇帝与士大夫,苏轼在茶中看到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赵佶唱出了盛世最后的挽歌,沈安老人说,这一切都是空的,他提炼出来的,茶器精神是什么?虚己待物。山川之外,江湖之中,一杯清茶,看深浅浮沉,这太像人生。此番新作《宋茶:风雅与腔调》,前言回顾了点茶在中国的消亡与复兴,追忆了昆明在抗日战争时期,头上是轰鸣的战斗机,屋檐下茶事生活却徐徐展开。张充和等人,把风雅玩到了最后。天灾人祸不断,讲风雅还有意义吗?有。孔子绝粮于陈,仍弦歌不绝。本书以古琴结尾,强调「风雅」早于所谓的「茶道」。 全书以范仲淹开篇,他为宋茶带来全新的人格,为人清白,为官清廉,为世清尚,影响了欧阳修苏轼赵佶沈安老人等人茶学书写,构成大宋文化精神的基石。蔡襄倡导的「色香味」茶品鉴三要素影响至今,赵佶的「香甘重滑」品茶四要素是今天茶人在茶桌前所演练的日日之功,宋茶之后,大家都成了缝补匠,无太大理论创新。而欧阳修与苏轼是宋茶美学的集大成者,「三不点」对后世影响深远,与不迁,以及不污构成中国茶道艺术的主要骨架。三不点指的是:茶不好不点,景不好不点,人不好不点。只有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才懂得说不,懂得拒绝,是因为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有见识,才能把才华与德道都融进审美之中,最后以一种可见的人格呈现出来。茶文化并不只是以知识的面貌出现,更多时候,茶文化的呈现方式归于人格,往之即温,饮之即润。 周重林,潜心研究茶学近20年,著有多部畅销茶学著作,代表作有《茶叶战争》《茶之基本》,茶文入选全国高考和各地会考、联考的试卷。擅长把茶文化放入人类思想史中体察,研究具有独创性的魅力。
目录
前言 点茶艺术的消亡与复兴
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原文译注
宋代斗茶的要点
范仲淹《清白堂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