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西方当代艺术审美性十六讲的封面

西方当代艺术审美性十六讲

王瑞芸

出版时间

2013-01-01

ISBN

9787102062761

评分

★★★★★
书籍介绍

《西方当代艺术审美性十六讲》由王瑞芸著。《西方当代艺术审美性十六讲》主要内容包括西方艺术古典、现代、当代之分期;当代艺术的审美性始于何处;当代艺术审美性未抵达之境;西方为古典艺术建立的审美性;西方为现代艺术建立的审美性;现代主义审美性的局限性等。

用户评论
恰到好处地解释了我目前的问题:对以学院派为代表那一套的不信任、不耐烦,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不自由。不过需要找一些不同的观点从别的角度再看看,以避免自身的独断。作者对当代艺术尤其装置那一块的看法仍然具有局限性,对艺术与市场的讨论使我产生了兴趣。唉,我太喜欢杜尚了,好想跟他做朋友…
结论太扯
刚读完《现代艺术150年》,难免比较下,这本的文字就显得没那么有趣了。史论还是应当严肃些吧,不过好的史论应当也是好的文学,像史记,艺术的故事。本书的内容在表达上确实没什么阅读的障碍。好些问题是第一次接触,而且是大问题,而其中一些我想是文字不易说明白的,持保留态度吧,算是个开始。
对当代艺术有了一个初步认识。有些观点还需要看别的书进一步了解。读完其实还是没搞明白后现代和当代的区分,以及除了禅之外应该还有别的因素左右着那些激进派艺术家的实验。
几乎是坐在长途汽车和飞机上读完了这本书,大致意思是20世纪美国艺术从狭隘封闭的Greenberg的审美体系中的一次通过向东方借鉴概念进行自我拯救和重塑的过程。书是2014年出版,非常新,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实不止是美国,欧洲很多艺术从事者也还把头埋在现代主义平面绘画的沙堆里,跟着乔布斯在Mark Rothko的画面前哭泣。其实说来推进当代艺术发展不应该仅仅需要艺术家的自我审视和反抗,美术馆博物馆的态度也相当重要,刚刚看到一则罗浮宫的改革新闻,新馆长出生平民家庭,正着手全面推行平民化的观赏方式,我想西方已经做了很多,但仍然在推进艺术向大众全面普及。想到前几日在我看上海双年展时碰到一个保安,不停疑惑地问我们是否能看懂,由此我想,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基本属于废话
读完之后几乎确立了杜尚将是我人生的偶像,不是艺术上的偶像,是心灵上的。
易读!喜欢!
吃早饭洗澡拖地的时间听完的。本书重点是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这两个概念的区分,以及东方艺术在意神韵悟性的审美和西方科学严谨的艺术理论的区别,中间几章讲的相当有意思。后半部分讲到禅宗对西方当代艺术的影响,一开始觉得这个论点站不住,像把correlation当成causation了,但是读完感觉作者把禅宗这条线索梳理的很清晰,而且之前也很好的铺垫了西方艺术家从1960s开始对于自身的反思,不单单把这种的paradigm shift归结为禅宗的影响,所以我觉得是个很棒的argument。这本书越听越有意思,尤其禅宗自然与平等的理念和波普艺术,垮掉的一代,4分30秒之间的联系感觉非常奇妙。唯一一个槽点,就AI语音总把“老子”读成标准三声加一个轻声,吐血。。。
中间部分关于禅宗讲的太多 但后面结尾部分情真意切 真棒 读完以后对于自己要做的摄影创作 更有底气了 那就是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同时不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