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的封面

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

许子东

出版时间

2000-04-01

ISBN

9787108013590

评分

★★★★★
书籍介绍

此书分析了有代表性、有影响的五十篇以“文革”为背景的小说。从各不相同的作品中归纳、发现了四种主要模式、四个叙事阶段、二十九种叙事功能,探讨并揭示了这一段时期人们的集体记忆(集体无意识与集体认知)的主要模式。其分析方法、特别是得出的结论,极具创意和启发性。作者原是知名青年评论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十分熟悉,近十余年来又在海外受到了西方文论与西方学术规范的认真训练。本书能钻进这些中国当代作品中去,对其进行入情入理的感知理解,又能跳出来,拉开距离,运用世界文论的最新成果,对之进行独具慧眼的分析与把握。这样,本书在运用结构主义(科学主义、形式主义、符号学等)的文学研究方法及联系、理解、体察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实际两个方面,都十分到位。

许子东,浙江天台人,1954年出生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语言文化系文学硕士,香港大学中文系哲学博士。曾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1987年起至香港大学、芝加哥大学任访问学者,后应聘任教香港岭南学院中文系至今。复旦大学文艺学美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论著有《郁达夫新论》(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初版;1985年增订再版);《当代文学印象》(上海三联书店,1987);《当代小说阅读笔记》(华东师范大学,1997)等。论文及专著十数次获奖。也发表过若干短篇小说。

目录
导论
第1章 “文革叙述”申的灾难起因与前兆
1 灾难之前,女主人公善良美貌、生活幸福
2 灾难之前,女主人公的感情生活不无缺憾
3 男主人公在灾难之前有某种缺点或缺陷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大帆说,这是叙事学流行时代的产物。
结构主义方法分析,还是比较精到的。
窃以为在目前浮躁的学术圈里,能够静下心来进行文本细读的学者已经不多了。许子东还是很认真的。另外,这本书毕竟是一篇博士学术论文,写到这样深入浅出已经很见功力了。
2.5
不能光明正大地说话,连控诉也不能。作者也不过是做了个分类工作而已。
作者抽样50篇讲文革故事的流行文本,剔骨拆肉,提炼出29个基本情节,总结为4个叙事模式。平民的灾难故事:无辜好人(平民)被奸小(干部)所害,难中收获爱情,最终因祸得福,如《芙蓉镇》《李顺大造屋》。知识分子干部的历史反省:有污点的知识分子干部遭背叛,难中受到民众和知识女性的救赎,最后平反升官,坏事变好事,如《记忆》《蝴蝶》《洗礼》《人啊人》。红卫兵-知青的青春记忆:主人公男,我或许有罪,但我不忏悔,姐姐和母爱治愈了我,我青春无悔,如《一个红卫兵的自白》《血色黄昏》《金牧场》。先锋派的荒诞叙述:没有反派,没有拯救,不可解释,如《一九八六年》《黄泥街》《棋王》《透明的红萝卜》。作者认为这四种叙事都指向“逃避”和“为了忘却”,给读者和作者自身制造心理安慰,摆脱罪感。(个人觉得有些冤枉先锋派)
断断续续读了两个学期 昨天终于读完了 感触良多 最后汇聚成结尾那句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套用普罗普民间故事类型,这不是解读,这是套用吧…
学术论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情节上因祸得福;纠正错误坏事最终变成好事;结局不一定更好但歌颂过程的意义;荒诞叙述;承认错误但拒不忏悔。
用一种独特的方法分类了那段时期的文学,归类已经相当准确全面了。之前一直想知道那么哪一类才是真相呢?现在觉得每一类都是其中一个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