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立面”的误会的封面

“立面”的误会

赵辰

出版时间

2007-11-01

ISBN

9787108027320

评分

★★★★★

标签

建筑

书籍介绍

本书从历史和理论的维度,对以梁思成和刘敦桢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学者所建立的中国建筑学术体系有很尖锐但中肯的分析与批评,认为政治上的民族主义和学术上的古典主义造成了梁思成建筑学术体系的矛盾性和悲剧性,其影响至今不绝。

本书还对中国建筑的木构传统进行了重新诠释,多角度呈现了中西建筑理念和文化的相互交流、影响乃至误解;并对当今中国建筑学术界机械接受和翻译西方理论的状况深感忧虑,认为中国建筑的理论体系应该有可能从中国本土的历史文明中归纳出来。

目录
建筑·理论·历史
(代序)
民族主义与古典主义
——梁思成建筑理论体系的矛盾性与悲剧性
中国建筑学术的先行者林徽因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很“小泽征尔”的赵辰老师~!
“如果我们用数理关逻辑来形容西方建筑文明史的古典建筑及原生建筑是零和一的对立关系;中国建筑文明史中的民居到官衙再到寺庙宫殿反映的是一到九的级数关系”
好读。无力专业评价。杂文为主,通俗易懂。几点印象:1.开篇直指思成公的民族主义与古典主义研究取向之蔽,振聋发聩。2.二篇还原作为建筑史大师的林徽因,林不是大师背后的女人,反倒是梁是女人背后的大师。3.中华为何用木构,改变了提问方向,提出更整全合理的解释。西欧天人神俗分,追求永恒,中华天人合,讲和谐一体。4.立面的误会极精彩。西方外形内容分立,中华讲侧样,不追求立面,是为facade与elevation之对立。其他可观之点亦甚多。
cool
薄,但是锋利。他不会在意你批评他薄。他的目的就是锋利。
挺好的,从不同是角度出发,提供更宽阔的视角。
颠覆课本学的建筑史,找到了研究的意义所在。
一本不錯的建築理論論文集,其中用以作為書名的那篇論文,「立面的誤會」尤佳。
1⃣️感同身受-“我一直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从事建筑历史研究的人。这首先源自于我对建筑设计的兴趣总是大于对历史的兴趣……对于建筑理论的兴趣导致我涉入了“建筑历史与理论”的领域, 然而,我在其中所经受的困惑可以说是十二万分的。” 2⃣️醍醐灌顶-马克思说:“怀疑一切!”
赶巧听了场线上研讨会,主题是未来建筑,几个学者提出了后人类空间哲学新问题,项飙则着重分析“附近”的社会生成,各有趣味。最后给了赵辰15分钟点评,是为“对话”。然而赵搬出了倚老卖老和工科思维,先是抨击critical theory创造的新词都是伪概念,宣称“场所”和“空间”之间压根没区别;又笼统地和稀泥,称建筑不是现代独有,古代人也盖住房,所以人与建筑的动态关系自古皆有,只要建筑能回归人本主义就万事大吉了。总之他压根不理解也不屑理解后现代理论,也不懂后人类危机甚至现代性到底指的是什么。如此尴尬的“对话”,B某站却叫好弹幕满天飞,有人嘲讽了几句,果不其然被反噬了。赵老的学生/粉丝质问喷子肯定没读过书,不然怎敢批判赵老“保守主义”。行,特此拜读赵老大作——这书真是无聊的新国族主义,对标19世纪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