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七十年代的封面

七十年代

北岛

出版时间

2009-06-30

ISBN

9787108031662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听敌台的阿城、“偷书”的朱正琳,画《西藏记忆》的陈丹青、创办《今天》的北岛,“太阳总队”的张郎郎、地下读书沙龙的徐浩渊,工人蔡翔、农民高默波和阎连科……本书讲述了三十个历史夹缝中的青春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在七十年代长大,虽然年龄上有些差异,但正是这一代人在走出七十年代之后,逐渐成为二十世纪末以来中国社会中最有活力、最有能量、也是至今还引起很多争议、为人所特别关注的知识群体。本书通过一次集体性的大型历史回顾,演绎他们的成长经验,呈现当时的历史环境,从而借此强调历史记忆的重要。

北岛,本名赵振开,当代诗人。1949年生于北京,现居香港。1978年与朋友创办《今天》文学杂志并任主编至今,作品被译为三十余种文字出版。

李陀,现为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客座研究员。

目录
李陀 序言
徐冰 愚昧作为一种养料
北岛 断章
徐浩渊 诗样年华
陈丹青 幸亏年轻——回想七十年代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和八十年代访谈录比较起来,这种自说自话的回忆体所蕴含的干活要少了很多。有些人的回忆对于我来讲,真是自恋到毫无价值。正如李陀所讲,这是一本知识分子和文艺界的回忆录,它依然只是那个及这个时代里弄潮儿们的洋洋得意的记载。他们即便是生活的艰辛,也是一种值得记录的题材。真正的受苦者和无声的大众们,依然无法构成历史的回忆。
80年代发达的那一批,还是1966年就生活的好的那一批
相逢的人总能相逢。 这无非是因为所有最终能够相逢的人都具备相同的人生态度,故而有相同的行动能力,最终也就总能成为幸福的少数人。他们和自己作战,和不可能作战,最终成为70年代的风景。
唯爱阿城
虽然他们命名不了一个时代,但仅仅从个体回忆的角度看,某些藏得深的地方还是能看出尖锐的语词锋芒。
断断续续看了一个多月,这些人的命运未必多具代表性,有共通的部分也有独特的部分,但我只能拼凑出七十年代的大概的非常模糊的轮廓。最有印象的是阎连科和韩少功,一个以地道农村人的身份给予我对于知青岁月不一样的视角,一个让我理解了文学和艺术在那个年代意味着什么,是坚持,是反叛,是出口,也是蓝图,是那个沉闷、压抑、动乱年代愿意做梦的人为数不多的守住自我、与大环境抗争的选择,辗转到现世,却只剩下“有幸中的不幸”。
一开始挺惊艳的,但是越读越觉得没期望的那么好,缺少底层人的记忆,而这个群体是占大多数的。
继《监狱锁记》之后,又一本丰富对七十年代想象的书。不同的人,不同的历史性叙事。如果说《监狱锁记》是单向透视玻璃,那么《七十年代》更像棱镜,对历史的呈现丰富而立体。记得读书时,有位老师曾说伤痕文学矫情,那时心里小声嘀咕:未曾经历七十年代,怎知人家伤痕不伤痕,矫情不矫情呢?原来确实也有人在那个年代活得很好。有人批判样板戏,乡村社会却从样板戏中受益……而有些东西始终没变,那就是,即便在那个除了特权阶层并无富人的年代,城与乡,官与民的差异始终横亘在那里……读罢此书,对经历过七十年代的人,唯有深深的敬意。对那个年代的很多人而言,在某个时刻,他们或许都在经历所谓的极限境遇吧,遗憾的是,他们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那个时候的他们,执行的并非是个人的意志。揭发者和被揭发者,其实都是受难者。
1949-1958 1966-1976 1978-1989 1992-1997
亮点是李大兴、许成钢、唐晓峰、阎连科这类的文字,没有让浪漫的团结变成思维的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