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黄泉下的美术的封面

黄泉下的美术

[美] 巫鸿

出版时间

2010-12-01

ISBN

9787108034663

评分

★★★★★

标签

考古

书籍介绍

20世纪,大量考古发掘为我们了解历史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很少有其他文明像中国人一样,在五六千年的时间里,如此持久而专注地着迷于墓葬:设计地下空间、表现生死观念、搜集珍宝器物、布置画面图像……以至于人们习惯于将墓葬看作是埋藏宝藏的地方。不过,这样的心理暗示也局限了我们对墓葬的深入认知。当我们单独讨论墓葬中出土的玉器、青铜器、画像砖石等等时,它们作为一个墓葬的整体性意义便也弥散掉了。而本书正是巫鸿长期思考中国古代墓葬艺术传统的一个总结,他从空间性、物质性、时间性三个比较观念性的角度,阐释了中国墓葬艺术从史前一直到宋辽金这漫长时段中的历史变迁,也具体呈现了他尝试建立的一套系统的处理和理解考古材料的理论方法,从而生动地向我们展示出中国古人对于“生”与“死”这一人生基本问题的看法和实践,对读者多有启发,对研究者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空间性
从椁墓到室墓
三重宇宙
再现灵魂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读起来吃力
京东
被困深圳,正好将读了大半的该书读完。最初读这本书是为了感受一下艺术史写作的体验,但本书精致的研究和优美的译言都让阅读超越了简单的感受。本书意在“宏观“,以空间、物质、时间三方面线索推进,去探寻中国古代墓葬艺术传统的界定。作者最后提到”墓葬艺术千年不衰的一个原因在于它吸纳不同的信仰和实践以丰富自身的能力“(P240),这种能力在全书中的体现,在我看来就是中国墓葬的”综合性“。墓葬的描绘并不在于黄泉理论的阐释和地下世界的绝对定义,而在于更可能多地呈现出彼岸的可能性。当作者视为中国墓葬艺术最后的黄金时代(宋辽金)到来时,北方的墓葬中已经可以同时观察到儒释道甚至巴比伦的宇宙观、生死观意象了。这种综合性的努力还在于满足墓葬不同功能的需要,如生器与明器的区分,让墓葬成为不同视角和话语交汇的舞台。
巫鸿先生认为:墓内壁画是帷幔的转化。
归根结底还是美术史的工作,空间的视角没有太大的帮助,物质的视角也是,时间的视角在叙述中倒是关联最深。
通俗易懂又不乏专业性
确实不是很好啃,有的地方云里雾里,太学术化,不是很豁然开朗。
两个地方印象颇深,一是辽墓墓主在佛教“火化”与汉儒“祭拜”思想下,选择火化骨灰装入偶人。二是墓道连接地坪与墓室,画上壁画,在丧葬礼仪完成后再用土填平,也多亏这一举,现在还能看到很多震撼人心的大尺度壁画。
巫鸿打破了传统的考古报告单体割裂的书写方式,他强调空间布局还原context,墓葬从椁到室是一种空间性转变,随葬品的选择摆放有物质性象征意义,图像雕塑文本的描绘则是古人生死之间的时间旅行想象。墓葬艺术为何在中国如此长久?因为墓葬是中国古人表达自己多重愿望信仰的多中心结构,墓里有宗教信仰,有孝道伦常,存着永恒的寄托。
解读开阔了这方面的知识,应该是前年某天无事去了南博的刘胜展,现在配合着书看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