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图书
教养与文明
陆一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12-01-31
ISBN
9787108038340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选题是对日本百年多来现代通识教育历史的梳理和分析,以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借镜。
目录
序
附 概念梳理
第一章 吉田松阴的精英教育(1830年左右)
吉田松阴的生平和思想
狱中讲读会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不碰教育已经6年了,虽然一直也在学校。但是,对教育依然一样关注。 我们的教育该怎么走?学习日本,如一百年前一样?恐怕,我们任重道远。
陆博士让我想到高中某自诩被刘翔追过的政治老师。。。
多年前买的,最近才找出来看了一遍。书的内容以19世纪以来日本的“教养教育”为主线,介绍了江户末期、明治、大正、战后至今等几个时期的状况。史料、个例,长知识。东大独领风骚,各个时代都是重点实施与研究对象。大正教养盛行的缘由与影响以及战后虔诚基督教徒的活跃(东大、ICU)很有意思。书以普及为主,引用山住正己《日本教育小史》较多。因作者求学背景,书中对东大体育现状有描述,总体分析深度不足。考虑到作者在读硕博期间完成本书,有些敬佩作者。p.s.国内教育界、社会的视线过多集中在高中以及高考,对大学教育缺少周全、持续的规划、思考,有些措施太过实验性,与国情不合拍,效果甚微。说到底,整个社会对教育的期许,还是维持改变命运的单一思路。上层的制度设立者只知一味顺从大众,或照搬西方,缺少自主思考。要反思。
战败后美国接管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转向与精英教育的表面破坏可以对参。读博时候写的满不错的。不过教育普及化相应流于形式水准降低也是应然之意。
普及为主,有所深究。日本的通识教育问题,事实上就是列奥斯特劳斯考虑的”现代性“问题,既然“德性“的时代无可避免地走向了消亡,我们怎么建立起属于我们的一套现代文明。
很短,但是很丰富。
差距是有理由的!
地铁、飞机上一气看完!
满书的标注,却不记得看过。可能是没啥特别的观点,也有可能是那段时间的记忆丢失。有时间再看看标注吧
中国的教育还停留在仅仅教授通识教育,而轻视文学,文化无教养教育。日本早在战时期间就已然重视,比我们早半个世纪。“教育和教养的区别在于,教育行为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而教养是对自我的教育,它的主体和客体都是自我,是由自我意志来决定使现实的自我努力成为理想的自我。对手那些精英学生而言,最重要的任务是要形成自我教育的自觉,通过网读西洋经典、相互讨论、写信、记日记以及与教师友人交流等手段来实践教养。这种基于 “人格成长”的教养的最高目标就是“真、善、美”,“我们所具有的各种能力中,至少包含着对学问、艺术和道德的能力。实现了这些能力的地方就会产生真善美,它是这些能力完全实现、发挥到极致而化身的神。所以人格的成长意味着向神的接近。人格的成长是只有自己为了自己,也是必须为了自己而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