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城市中国的逻辑的封面

城市中国的逻辑

陈映芳

出版时间

2012-05-01

ISBN

9787108039118

评分

★★★★★

标签

经济学

书籍介绍
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是近期的热议话题,关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奇迹”和“体制奇迹”,国际和国内均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全盘肯定辩护,也有一概否定唱衰。 作者自觉摈弃过于政治化和情绪化的立场争辩,以一个严谨的社会学家的身份,对中国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指标“城市的发展”做了相当实证的经验研究和理论辨析。由此我们会对中国模式的内在逻辑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而不致被一些表面的事实或数据所蛊惑,在此前提下,我们才能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生机与危机做出自己的判断。作者以上海为“田野”,对90年代以来中国大规模的城市“自我改造”、“城市更新”以及居民大动迁的历程展开了一系列的长期调研,从而对城市开发体制的运行机制、城市开发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开发资本如何进入中国的政治经济体系,如何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扮演自己的角色等等一系列尖锐的问题,做出相当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日本大阪市立大学文学博士(社会学专业),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社会学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城市社会学、青年社会学、中国研究等。近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有数十篇城市研究论文:著有《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图像中的孩子》;主撰、主编有《都市大开发——空间产生的政治社会学》、《征地与郊区农村的城市化——上海市的调查》、《棚户区——记忆中的生活史》、《移民上海——52人的口述实录》等。
目录
序章 几点反思与归纳
一 中国正在发生什么——现实判断与理论参照
二 “城市”与国家
三 城市中国的体制与逻辑
第一部分 城市化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以“城市”作为方法,以中国作为目的;以中国作为方法,以世界作为目的。学科志趣与主体道德之间的互搏,可能是每一个社会研究者内心时时的刺痛与无力。故此,则更需要认识到,比“如何去描述”更重要的是“如何去问”,比“如何去问”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要问”。无论是从工作流的借鉴还是从阅读快感来说,这都是一本经典之作。
虽然书的年份比较久,但是现在看来还是很有读的价值,以上海棚户改造采访对象为主要内容,介绍了城市发展进程~
批评很机灵。
很多文章比较旧,本身也就还行。但倒数第二篇有启发。乡土中国从一个描述中国基层乡村社会属性的理想类型概念,被后来学者的阐释和构建放大为单性化的中国传统想象,演绎成“传统中国-现代西方”(及其同义翻版“城市西方-乡村中国”)的注脚。“乡土性”的中国成了城市中心话语体系中的“异文化”,支撑起“传统(乡土)-现代(城市)”这组二元对立的自我认识,将传统中国社会简单地和乡土性画上等号,而中国自有的“城-镇-乡”有机关系被搁置。由此导致的结果,或许是“城市”被彻底划入西方现代性的范畴,而许多人在处理中国问题的时候,简单地从“乡土性”中去寻找抵抗或回应西方现代性的方式和资源,而中国城市的现代性也成为舶来的无本之木。但讲中产那篇完全不赞同
和之前看的几本写外来流动人口的书的田野材料可以相互印证。比较系统,但每个分支部分谈论得都不太深。
本书名为“城市中国的逻辑”,实则是“中国城市社会的逻辑”。它的对象是“城市社会”,而非城市本身,这应该是由于作者的社会学背景所致。因此,这本书的研究焦点集中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各色群体之上,与政府相关的部分也仅侧重于政府直接作用于“人”的城市政策。进而,本书的视角更多是自“人”而上的,缺乏对“城市空间”的关注,不得不说是个遗憾。本书关注的主题中,有的已成为历史(例如知青返乡安置问题),有的则更为显彰(例如环境问题,公民权问题)。陈映芳试图描述一种国家-城市化-语言-开发商的利益系统,这是相当值得尊敬的尝试。尽管她对待某些城市问题的“立场”值得商榷(例如将“清除”棚户区视为理所应当),但她的学术真诚和批判性是毋庸置疑的。结尾一章感触颇深:我们身处一个理应生产宏大叙事的时代,却溺水于后现代的碎片中。
城市化、城市开发、社会结构和运动,提供了许多新颖的视角,诸如农民工的“第三身份”的认同、中产的行动力与制度限制、业委会等“公民社会”的苗头。案例几乎全是上海的,尽管城乡二元、城内撕裂问题的本质不变,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有些案例和术语体现出年代感。对某些问题只是浅尝辄止,但能开拓思路,参考写论文很有启发。总之值得一读。
PDF
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历史、问题和制度性解读有洞察,不过称道的更多是分析过程,论述完到结论部分总有点不着笔墨的意思。棚户区旧改、贫困、知青家庭的几篇有点启发,涉及到zz问题还是蛮敢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