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走出白色恐怖的封面

走出白色恐怖

孙康宜

出版时间

2012-04-01

ISBN

9787108039729

评分

★★★★★
书籍介绍
这本书是孙康宜一家走出苦难、超越困厄的回忆。作者的父亲是天津人,母亲是台湾高雄人,国共内战期间,一家辗转到台湾,不想却是厄运的开始。五六十年代,被称为台湾“白色恐怖”的高峰期,军事法庭受理的案件多达三万多件,被长期监禁、被处死者,保守估计也有七八千人,知识分子、军人、工人、农民均有被打击的对象,著名考古人类学家张光直先生还是中学生的时候,就因思想问题而被捕,研究中国诗词的叶嘉莹教授也因家人受牵连入狱……1950年初,孙康宜的父亲因她舅舅参加了反抗当局暴政的活动,以莫须有的罪名下狱,判刑十年,家产尽遭查抄。母亲带领全家躲到农村,坚强生活,供儿女求学读书,狱中的父亲也通过信仰找到精神寄托。之后全家迁至美国,展开另一段生活。书名之所以用《走出白色恐怖》,是因为“写在这里的章节大多与白色恐怖有关,但这本书并非控诉文学,也不是伤痕文学,相反地,这是一本‘感恩’的书——对那些给我们雪中送炭的朋友和亲人,我的感激是一言难尽的”。作者想纪念的却是一个个在集权下生活的平凡而善良的人,以及作者对他们的感激与怀念之情。“我原来以为从前幼时所遭遇的患难是我生命中的缺陷,但现在发现,那才是我的心灵资产。”文中还带出张光直一家、沈从文夫妇、杨宪益夫妇等浮光掠影,都很令人回味。而关于作者的大舅舅陈本江和“台湾第一才子”吕赫若的部分,更是对台湾政治迫害年代有志人士的深切纪念。 这次三联的增订版还请学者王德威写了序言“从吞恨到感恩”。王教授不仅对台湾1950年代的“白色恐怖”历史做了简单介绍,而且用很动情的文字称许了孙康宜笔下的人物以及作者本人的写作态度。“往事不能如烟:不能忘记的不只有苦难和冤屈,还有仁爱与自尊。” 孙康宜(Kang-i Sun Chang),祖籍天津,1944年生于北平。后迁往台湾。1968年移民美国。曾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耶鲁大学东亚语文系系主任。今为耶鲁大学首任Malcolm G·Chace'56东亚语言文学讲座教授。
目录
序言:从吞恨到感恩——见证白色恐怖
新版自序
1.张我军、张光直和我们家
2.“二二八”的联想
3.六岁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孙康宜这部回忆录中,有一段情节,令人难忘。在其父被国民党关在监狱之时,其祖也失踪自杀,而其叔父因此也被关在共产党的监牢,而且被告之其兄在台湾做高官。这真是一个莫大的悲剧,一家人在国共两党统治下,均下监狱。
题目改为《感谢人生》更为合适\\与齐邦媛的命运颇为相似。劫后余生,格外沉静的心灵。
印象最深刻者有三:1,苦难中有希望,有温情2,作者给读者营造了一个很好的基督教信仰环境3,结局很好。不足之处就是如孙康宜西先生所言,因为年代久远,资料匮乏,对“恐怖历史”所述不多,是为遗憾之处。作为一本提纲挈领式的回忆录,内地读者可以借机会了解那段残酷与痛苦稍逊于文革的台湾岁月。
要走出伤痛,除了忘却,还要宽恕。但更重要的是,不要让恨成为身体里的毒素去伤害你我以及他人。
写得很白描,有如命题作文一般。估计跟作者长期不用中文写作有关系。人家的母语已经是英语了。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之18年11月10日购于某东)在经历了用战争、暴力和独裁威胁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和自由的时代,才会知道,在那疯狂的岁月里始终忠于最内在的自我,需要多少勇气、诚实和坚韧。
当我现在看到张光直先生,才发现原来他是一位考古大家。 这部书充满了爱与仁慈。
可能再过几十年 这段白色恐怖时期就会被时间的巨轮所淹没 历史需要有人说出来 更需要有人记录下来 才会被后人铭记 我们需要传承的不只是优良传统 还有无数用热血换取而来的沉痛代价
作者是一个台湾“外省人”和“本省人”结合家庭里的孩子,虽然出生在大陆,可是抗战后早早就到了台湾,经历了台湾战后的整个历史,独特的家庭构成,族群和语言变化中的身份认同,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给了作者不同的人生际遇。
看书名以为会大书其史,很快翻下来,发现其实是一本家庭亲友小传。比较难忘的几点:一是“二二八”也是外省人的恐怖时期,外省人与本省人既有相互攻讦,也有相互帮助。二是作者在特殊时期的几次语言转换,从北京话、台语到台湾“国语”,始终谨小慎微地切换最适宜当下环境的语言,是特殊年代的求生欲和失语症。三是本书提及“台湾第一才子”吕赫若,日据时期为了逃离殖民教育,前往日本求学。当时多数海外台湾知识分子,因“外国”身份在日本受到尊重。但吕赫若与作者大舅一样,坚持将自己文化身份定位于中国,并在日记里写“研究中国非为学问而是我的义务,是要知道自己。”四是作者一家从吞恨者向感恩者的宗教转化,总令我想到尼采。五是两岸上世纪都经历政治运动,但性质全然不同。能理解作者对比之下,对美国的赞赏,但那也是一种时代的局限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