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论戴震与章学诚的封面

论戴震与章学诚

余英时

出版时间

2012-03-31

ISBN

9787108040145

评分

★★★★★
书籍介绍

《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增订版)》讲述了戴震与章学诚是清代学术史与思想史上两大高峰,他们的出现,在作者看来代表了清代儒家智识主义的兴起,是儒家学术思想由“尊德性”向“道问学”这一学术转向的表征与逻辑结果。作者从戴震与章学诚的学术关系入手,细致地分析了清代儒学从理学转入考证并进而出现戴、章二大家的内因。

余英时(1930-),安徽潜山人。香港新亚书院第一届毕业生,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哈佛大学中国史教授、耶鲁大学历史讲座教授、康奈尔大学第一任胡适讲座访问教授、现为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1973年-1975年出任香港新亚书院校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2006年获美国国会图书馆颁授的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Kluge Prize rewards lifetime achievement).中英文著作数十种。

目录
增订本自序自序内篇 一、引言 二、章实斋与戴东原的初晤 三、儒家智识主义的兴起——从清初到戴东原 四、章实斋的史学观点之建立 五、章实斋的“六经皆史”说与“朱、陆异同”论 (一)“六经皆史”说发微 (二)“朱、陆异同”论的心理背景及其在思想史上的涵义 六、戴东原与清代考证学风 (一)“博雅”与“成家” (二)“狐狸”与“刺猬” (三)有志闻道 (四)义理的偏爱 (五)考证的压力 (六)紧张心情下的谈论 (七)论学三阶段 (八)最后的归宿 七、后论 八、补论:章学诚文史校雠考论外篇 一、戴震的《经考》与早期学术路向——兼论戴震与江永的关系 (一)《经考》与《经考附录》 (二)戴东原之早期学术路向 (三)戴东原与江慎修 二、戴东原与伊藤仁斋 三、章实斋与柯灵乌的历史思想——中西历史哲学的一点比较 引言 (一)中国史学中的人文传统 (二)史学中言与事之合一 (三)笔削之义与一家之言 (四)结语” 四、章实斋与童二树——一条史料的辩证 五、从宋明儒学的发展论清代思想史——宋明儒学中智识主义的传统 (一)引言 (二)宋明理学中智识主义与反智识主义的对立 (三)经典考证的兴起与儒学的转向 六、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 (一)为什么要重新解释清代思想史? (二)宋代儒学及其内在问题 (三)从“德性之知”到“闻见之知” (四)“经世致用”与颜李学派 (五)清代儒学的新动向——“道问学”的兴起 (六)经学考证及其思想背景 (七)戴东原和章实斋 (八)结语
用户评论
: B249.6/8946
余英时真是极擅长“补空”(绝无贬义),研究王阳明时跳出常规从明朝政治环境讲起,而说戴震章学诚却从内在理路入手,但其实功力所在都是一样的:贴切的把握对象的思想本身,这思想和思想者本人心气经历的契合,然后寻找这思想本身的前身后世。于阳明是坎坷政途,于实斋,则是其天性读书先窥大体,整个清朝重考据之风气的不入和与东原的抗争,这个由尊德性到道学问的转变,与胡适的看法一脉相承,但补上了章学诚构建的入学发展过程中朱陆、顾黄、戴章的对峙局面,一则章氏心理展现的丝丝入扣,一则也体现出章对自己学问的定位与理解。余英时顺毛的功夫太厉害了。
余英时先生的出版文集至此全部读完,受益匪浅。。
第二次捧读。
借鉴了以赛亚•伯林
略读章学诚“六经皆史”相关论述。
前重读钱穆先生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领会到近三百年学术有三辩:朱陆之辩、汉宋之辩和今古文之辩。然后又思及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对康有为、今古文经学、民初观念的讨论。于是觉得可以再读一下余先生此书,看朱陆之辩如何转为汉宋之辩,了解明末清初到乾嘉的学术变迁。余先生“高明”,把戴和章放在思想史的脉络中,从思想变迁来阐述二人学术,二人如何前接朱陆之辩,如何和顾黄王三先生产生观念的联系,在其中,传统中国的学术如何从尊德性到道问学演变,清楚分明。圆神方智。
从宋明儒学的发展论清代思想史+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
主要是以智识主义intellectualism与反智识主义anti-intellectualism的关系切入明清思想学术转向的内在理路。自序以及外篇当中〈从宋明儒学的发展论清代思想史:宋明儒学中智识主义的传统〉与〈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皆值得再读,比较戴震与伊藤仁斋、章学诚与柯灵乌的两篇也有可观。窃谓智识主义推至其极则必然琐碎而无聊,缺乏意义感,反智识主义推至其极则必以煽惑为本,令人作呕,然推求二者之中道则不免沦为一事无成,大概也只能在几百年的时间尺度上求一平衡吧。
从顾炎武「经学即理学」切入,论及章学诚「六经皆史」「朱陆异同」与其历史思想(言事不可分、一家之言、别识心裁),戴震「义理之学」,并引出宋明儒学至清代思想的发展论。宋明理学以其「尊德性」融入清代「道问学」思想中,二者并非全然对立或分截,而自有相承之一脉。且清代虽有汉宋(考据义理)之争,然「尊德性」与「道问学」本身即是儒学的两个车轮,义理须取证于经典(陆王已是),缺一不可。不过清代考据学发展至后期逐渐脱离社会实际,使「道问学」与「尊德性」分道扬镳,故学者如段玉裁晚年自责自悔。但后来为救亡图存,经世致用复兴,这又是后话了。(读得过分吃力了TT,我对宋明理学和清代学术实在所知甚少。还是要去读钱穆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