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的封面

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

余英时

出版时间

2012-03-31

ISBN

9787108040213

评分

★★★★★
书籍介绍

《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作者关于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的重要论集。以胡适、钱穆、陈寅恪等20世纪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为中心,探讨在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的深刻现代危机中,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承担者是如何自觉地在矛盾中奋力前行,在蜕变中进行现代转化,在吸收其他文化精粹的同时担当起民族文化熔铸的历史使命。

余英时(1930-),安徽潜山人。香港新亚书院第一届毕业生,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哈佛大学中国史教授、耶鲁大学历史讲座教授、康奈尔大学第一任胡适讲座访问教授、现为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1973年-1975年出任香港新亚书院校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2006年获美国国会图书馆颁授的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Kluge Prize rewards lifetime achievement).中英文著作数十种。

目录
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1990年)
中国现代的文化危机与民族认同(1995年)——《历史人物与文化危机》自序
五四运动与中国传统(1979年)
戈所承受的“五四”遗产(1988年)
文艺复兴乎?启蒙运动乎?(1999年)——一个史学家对五四运动的反思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余先生文笔简雅,清晰明了,感情丰富,立场分明,所论述几个人物:严复、胡适、陈寅恪、钱穆,各个皆是我辈楷模,学识、立身皆让人极为仰慕。见贤思齐,另外,努力把国学补起来。
关于胡适先生的考证很有意思
借来岚姆的书终于看完,好看,余英时的文章总是有理有据而且逻辑明确,用词也不会晦涩或者学院派,总而言之学术文章能写得如此平稳扎实已经很可观。大部分立足于近代中国,所谓危机迨延至今悬而未决,因此还是读得很感慨的。的确答案至今难寻,唯有自己努力。写胡适陈寅恪钱穆尤其深入,虽然对陈寅恪未免有过度诠释之嫌,但也是情理并举。最见学人功夫的是剖析新儒家一篇,入骨。
余英时这部论文集,虽然是以古代士大夫研究开始,但是主体却是现代化挑战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应对,因此本书中选取了胡适、陈寅恪和钱穆作为代表,来回应西方现代化的挑战。从学科上,余英时是古代史的博士,也有数部古代思想是研究的专著,但是对于现代思想史,他却是只是玩票性质,比如对于陈寅恪的研究,就是他看到《论再生缘》和读陈寅恪诗的副产品。而胡适研究则是根据读胡颂平的《胡适年谱长编》和《胡适日记》的产物,均不是专门的研究。而钱穆研究,则契于钱穆的过世,他作为弟子撰写的纪念文章,继而深挖钱穆与新儒家的关系,撰写了鸿文《钱穆与新儒家》来澄清两个学派之间的关系。综上所述,余英时闯入现代思想领域,大体上还是出位之思,如果将这些作品当作严肃的研究,就不免错位。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此书有很多看法值得注意。
大多文章以前都读过。余英时的思考和研究值得阅读和推荐。
评胡适非常温柔平和。对于陈寅恪的讨论,也即是陈寅恪借陈端生,柳如是以自伤,想起来戴锦华老师用屈子以来的“香草美人”传统对男性可以与女性共情表达了一种乐观的期许,觉得挺有意思。“颂红妆”绝不是小家子气。“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让人感慨。以及比之“新儒家”,我果然喜欢钱宾四先生的风骨气韵,较之陆王玄而又玄的心学,我这个笨人还是喜欢朱子博通经史子集的渐次修养工夫了。
再读
有助于了解20世纪学术史 写胡适和陈寅恪的几篇很好看 但涉及到20世纪某些ZZ事件 余英时的看法 可能会有些偏颇 偏信则暗……总之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ps:在没有胡适之的年代里 至少我们可以读余英时
哇。罗志田的《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一书完全就是对他老师余英时先生《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序)》的扩写诶,好多语句词汇都一点不差的呢。五四到底是文艺复兴还是启蒙运动?为什么偏偏是胡适担起了这样一个角色?为什么胡适的思想最后被马克思主义学者替代?每一个问题都很有价值,余英时的分析也真是鞭辟入里。余英时说他的专业是19世纪以前的中国史,但中国近代文化史不仅仅是简单的“冲击反应”,还有传统承袭下来的“内在理路”,所以他可以触及回答一些与传统相关的近代思想史问题,比如近代思想界在面对西学冲击时如何整合中学,以胡适、陈寅恪、钱穆为例。我只看了胡适,写得好精彩。有时间再看看其他。
不得不说,很多内容再不看可能就再也看不到了。余英时的写作思路真的很不错,作为史学小白,读起来虽是需要时间,但就像爬山一样,处处都有风景,收获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