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史记·五帝本纪》讲稿的封面

《史记·五帝本纪》讲稿

李学勤

出版时间

2012-07-31

ISBN

9787108041111

评分

★★★★★
书籍介绍

《史记•五帝本纪》是我国传统正史“二十四史”的第一部第一篇,记述了从黄帝至尧舜时期的远古历史。作者从中国文明起源的角度,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对《五帝本纪》进行了深度讲解,系统梳理了有关五帝时代及上古史研究的争论与探索,以启发读者对中华文明起源、上古史研究等问题的思考。20年前,作者提出“走出疑古时代”,在学术界产生极大影响,由此引发的讨论至今不绝。故本书附录收入作者《走出疑古时代》及相关文章。“后记”中,作者推荐了有关中国文明起源的阅读书目。

作者李学勤,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文献学家。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等。

关于“经典通识讲稿”:近年来,以甘阳为代表的一批学人着力推动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尤重“研读中外经典文本”,旨在重新树立认真读书、自由思考的风气,以抵抗整个社会以至大学校园的浮躁之气和急功近利心态。“经典通识讲稿”秉此理念,特邀各学科著名学者,以深入讲解中外经典文本的方式,引领读者进入对思想文化中根本问题的思考。

1933年3月生于北京,1951至1952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哲学系,1952年因“全国高校院系调整”离开清华,进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今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1954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曾先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等。

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历史学科评议组组长,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50年代起,他参与缀合、整理殷墟发掘所获甲骨,用排谱法研究甲骨文反映的史事和历史地理,并首次鉴定出西周的甲骨文,首创殷墟甲骨的非王卜辞说,继而又就历组卜辞等问题提出两系九组的新分期法。在青铜器及其铭文的分期、分区、分国别研究中,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在系统研究甲骨、金文的基础上,...

(展开全部)

目录
讲稿
3 第一讲
30 第二讲
文本
67 史记·五帝本纪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资深教授李学勤先生在历史学、古文字学、文献学等诸领域建筑良深,据他讲,作为中国正史开篇之作的《史记-五帝本纪》近代以来竟无人专门上课讲解。2007年,先生在当年的“中国文化论坛”上讲习本章,结合文献、考古与同人研究,言及五帝、三代,微言释古,录讲稿二,为本书之本,也为中华文明正源,作了通识性教育。
。。。。。。
装帧不错,但实在不值这价啊。。。
实在太短,略坑。
性价比不高
讲稿限制不可能很干,但是大家小书,对初学者还是有帮助
反古史辨派的桥头堡,上古史学界霸主。并没有讲清楚什么问题。 @2017-10-02 06:41:28
内含《五帝本纪》通识讲座两讲,《五帝本纪》三家注本原文,及《走出疑古时代》《谈“信古疑古释古”》两篇文章。一本小书将五帝时代文本纪录及其近代研究情况基本说明白了。后记中又提供了上古研究的代表性书目文章,可供索引。对初读史记者很友好的入门书。
因为读《孔子家语·五帝德》“宰予问孔子‘黄帝三百年’”一节的缘故,读了李学勤先生的《〈史记·五帝本纪〉讲稿》,以及庞朴先生《黄帝考源》和晁福林先生《论古史重构》两篇论文。虽然作为一本书来说,李先生此著确实有些简略,但一句“《五帝本纪》难读,并不在于文字,而在于如何认识它的价值和意义”可以说是给新时代的“古史建构”定了一个很高的基调,确实了不起。
一次讲《五帝本纪》的课堂讲稿,没有展开太多,不应单独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