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图书
北京城杂忆
萧乾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12-10-01
ISBN
9787108041388
评分
★★★★★
标签
文学
目录
北京城杂忆
一市与城
二京白
三吆喝
四昨天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最不喜欢他写小树叶和三姐两篇。还是回忆北京城比较有意思
萧先生明确提出了两种情况:一种是书中《最后的一句假话》所提到的,一个人直到弥留之际,仍需要说句假话才能咽气;另一种是大字报这种或是自天降,或是革命小将独创,或是有其渊源的语言方式,如今是否已经绝迹?通过阅读作品,发现经历浩劫后幸存并复出的部分文字工作者心境相当古怪,他们一直被高高在上的恐惧和敬畏控制着,到死之前也保持着高度的小心谨慎。他们自己的文字,就已经坐实了萧乾的关于假话和言语的判断。现代人生活中的各种谎言、假文字、假感情,以及社会上以暴力、高音、贴标签、压制为主的争论方式,也证实了他的担忧。
先生一生跌宕起伏,文字却淡然幽默。前面关于北京城的记述很难让别人不喜欢这座城市,生长于胡同中的我对他那份对于老北京及其文化的深厚的爱有着强烈的共鸣。
在未名湖畔晒着太阳终于读完 证实了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的那个想法:时代在进步 但单就个人来说 个体不能再超越前人 倒是在被前人的思想不停地超越
只看了北京、欧战、文革部分。/我是北京的脑残粉。
萧乾推崇的京白,落到文字上遗老味道太重,观感并不好。
散文写的极好
最初是在初中一篇豆腐块儿中,知道了萧乾先生的名字。那时候的豆腐块儿阅读题,是我为数不多的文学食粮,那一篇当然是《吆喝》。他写得生动活泼 ,京白十分有趣,后来想找一本有关老北京的书,就自然想到他了。我读书向来要从头至尾读,所以当我终于偶遇《吆喝》一篇时,像遇到一位失联阔别已久的旧友。本书老北京的内容只占一章,也是整本书最具价值的地方,拳拳之心,又幽默可爱,还坚毅地透出文化历史积淀的意味,既是作者这位老北京人的文风特点,谁又能说,这句话不正是对北京的描述呢。想到这儿,我更期待了。(2019年上半年的读后感,距离我来北京还有几个月。)
缺乏细节。可能毕竟是晚年回忆,当年的日记书信都被烧了,不全怪作者。
简单几句画面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