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考古学的封面

考古学

张光直

出版时间

2012-12-31

ISBN

9787108041777

评分

★★★★★
书籍介绍

《考古学:关于其若干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再思考》源自作者1966年在耶鲁大学以“史前聚落的分析与比较”为题的人类学讲座,英文本出版于1967年。书中系统地阐释考古学的学科性质、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集中体现了作者在“新考古学”潮流的背景下,对考古学理论的再思考。他主张把聚落作为考古学主要的解析单元,认为考古学的首要目的是用有效的手段通过考古资料来了解人的世界的本质;他对族群、聚落、文化等概念的颇富常识又充满逻辑的阐释,极大地拓宽了同侪和后学的思路。从这个意义上讲,《考古学:关于其若干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再思考》或许就是奠定作者一生辉煌成就的基石。

张光直(1931—2001),当代考古人类学家。生前任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历年被选为美国科学院及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台湾中研院院士。所著《中国青铜时代》等多种作品由三联书店出版。

目录
弗雷德序
前言
第一章再思考古学
第二章时间与空间概念的再思考
第三章聚落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清明假期闲读书之二:当时的再思,至于今亦不过时
长得帅的搞学术自带滤镜,何况还是一个积淀深厚的厉害的人
吸收了当时大多数人类学成果
当前已知的测年方法是:热释光测年、磁性测年,新的树木年轮断代法(数木年轮、碳十四和树木年轮气候学的综合运用)、裂变径迹测年、钍230和铀238放射性测年、黑曜石水合测年法、土壤测试及孢粉分析。看来新的发明合对旧的发明的推陈出新是没有止境的,它们都是十分有用的,张光直表示谨对发明创造这些技术的科学家们致以敬意。但是,他认为对考古遗存的科学年代的进一步了解并不能使考古学变得更为科学,对考古资料包括对资料及其年代的解释,主要还是一项人文和社会科学的事情。有两种时间可以被称为“文化的时间”,一种是不同文化包括我们的文化对时间的理解;另一种是考古学家用来理解和划分考古遗存的时期的方法。这个时间概念只有在比较不同的文化系统的异同这个操作系统中才是有效的,比较是其存在的基础。
其实这本是需要多读很多次的书,随着研究的深入,再读又会有新的领悟和启发,促使研究又再深入下去
后学拜读
“考古学的核心内容就是人类一直在证明和实践着这些普遍的价值:人的生物特性;仇恨、恐惧、爱以及人类的兄弟情义;追求美好的愿望;美感;欢乐等等。砍砸器作为谋杀的武器和厨房里的工具,现在和一百万年以前同样有效;莫钦卡的陶器和商代的青铜器被作为饰品摆在现代城郊的住宅里……而考古学家的任务则是尽可能客观地告诉人们,古人曾做了什么样的选择以及这些选择的命运,以便今人为未来做出决定时可以汲取古代的教训。”
反复阅读。最近发现将里面章节单独拎出来,考古学文化类型学之类的可与张忠培、俞伟超等一堆人进行对比,还可以与旧石器的一些类型学反思对比。微观结构、稳定态这些可与宾福德等一堆人进行对比。专题阅读果然是快乐的。(又:是真没想到张光直引用那么多列维,我果然对人类学传统了解不够……
对所用方法和出发视角的自我认识是学术发展的基础
“《考古学:关于其若干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再思考》源自作者1966年在耶鲁大学以“史前聚落的分析与比较”为题的人类学讲座,英文本出版于1967年。书中系统地阐释考古学的学科性质、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集中体现了作者在“新考古学”潮流的背景下,对考古学理论的再思考。他主张把聚落作为考古学主要的解析单元,认为考古学的首要目的是用有效的手段通过考古资料来了解人的世界的本质;他对族群、聚落、文化等概念的颇富常识又充满逻辑的阐释,极大地拓宽了同侪和后学的思路。从这个意义上讲,《考古学:关于其若干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再思考》或许就是奠定作者一生辉煌成就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