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中国青铜时代的封面

中国青铜时代

张光直

出版时间

2013-03-01

ISBN

9787108042163

评分

★★★★★

标签

历史学

书籍介绍

所谓青铜时代,在中国即指上古的夏商周三代。以青铜冠名,可见青铜器是贯穿三代文化的核心内容。

从青铜器的产生到大量制造与使用,再到逐渐消失,构成了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的青铜时代。它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视角,不仅是技术史角度的研究,从政治、经济到战争、祭祀,从礼仪、艺术到巫术、饮食……作者试图以各个侧面的探究还原一个立体的时代模型。

目录
目录
二版序
1982年版《中国青铜时代》前言
二集前言
中国青铜时代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青铜器产量太小,不能用于耕作。缺乏工具,人类的农业只能在松软的泥土上展开。这也是中国文明起源在黄土高原、一些富含河流淤泥的地区的原因(大禹治水的黄泛区、河姆渡这种河边地区)。青铜器不用于耕作,农具几乎没有考古发现,而是被用于战争和政治(祀与戎),发现的主要是礼器、乐器、兵器、服御器。礼乐的使用和执掌,使巫这种角色发展了起来。作者总结说,“在巫教环境之内,中国古代青铜器是换取和维持政治权力的主要工具”(494页)。礼乐可以共有而流传,成为制约中国文明的一个广泛而久远的因素,与西方宗教的发展历程不同。这进而也影响到我们对中国古代政治史的理解。西方的政治史的谱系:城邦-政教合一的帝国-民族国家,在每个阶段都与中国不同。早期的开拓性著作,很多点没有深入展开。总体很有启发。
这个神神叨叨的时代,巫政结合,通天贯地,拥有最精美的青铜器和玉琮,悠远神秘,相当迷人。虽实则是一部专业考古类巨著,但先生文笔趣味横生,有意思的紧,无心工作,在老板眼皮底下偷刷完毕,心情舒爽=v=
普通人对的兴趣在于历史故事和历史中包含的文化艺术,不会对比如古都亳在何处感兴趣的,那是历史学家感兴趣的事。——普通人于历史是“求美”,不是“求真”。
最有思想上的冲击力的是张先生的二分法。
#t# 30多年前的著作,有些文章是50年前发表的,2013年再版,说明其结论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读张先生的这本书有三个极明晰的感受:前四分之一,青铜器具有“沟通天地”,“支持政治力量”上的独特形式——常学常新;中间四分之一,有几篇文章读起来些许吃力,其中的考据、逻辑和行文——让人叹服;后二分之一,探讨文字、纹饰、巫术、神话、饮食(具),也提到很多其他学者关于相关问题的观点——真真有趣!快哉!
读《商王庙号新考》一文
很有观点非常独到,充满着人类学对考古学的贡献,应该是算是美术,神话与祭祀的学术版和扩充版了。
难受
对于外行来说,真是太难了,特别是庙号这章,艰难啃完,考古学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