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番薯人的故事的封面

番薯人的故事

张光直

出版时间

2012-12-31

ISBN

9787108042804

评分

★★★★★
书籍介绍

作者回忆早年生活的自述作品。因祖籍所在的台湾岛像个番薯,故岛上两三千万汉人自称“番薯人”。书中记述其家世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北京度过的孩提时代,重点追忆了18岁作为“政治犯”入狱一年的特殊经历。这段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一生的志向,也由此引发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科学兴趣。

目录
前言
父亲、母亲和他们的朋友们
北京的生活
师大第二附小和男附中
回台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清华书屋拆迁改造时五折入手,地铁上读完。记忆深的一段是“中山装”与本地服装冲突引发的血案,以及张光直入狱时所遇之人、所遇之刑——不知怎么,想起了徐晓,这群人总在信仰被玷污的年代提示我们,信仰的纯洁性。
失眠读物,K.C.的文字永远在回忆中包含忧伤。
我个人还是更喜欢能够展现学者学术成长历程类的回忆录,当然有点学术八卦更好,这本还是过于朴实了,不过话说张先生真是帅,也算是给学历史的增光了😂
张光直先生的笔法平实幽默,人生经历非凡,最后一篇附录<小人物速写>力道十足,本书篇幅虽短,内容精悍。
这记忆力也太好了
“我看到两伙人,或说两伙都包括着好人的人,代表两种不同的制度,在一个大时代,碰在一起,各为其主,各尽其力,彼此相互斗争。结果为何而死,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人这样容易受骗?为什么肯这样出力地斗争?这使我非常好奇。”
总感觉有点单薄
看完这些故事感觉很悲伤~
从四月至今,看完了先生现版的所有作品,这本个人回忆性质的小册子是最后一块拼图,先生探究“人之所以为人”的初心即源于此。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短短八十页自述小书,给读者展开了七十年前这片土地动荡的历史,两岸的矛盾冲突,太多想说的话大多都只是点到为止。个人的记述弥足珍贵,记忆能换来什么?大抵是想弄个明白,“人之所以为人”这个问题。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