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的封面

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

吴飞

出版时间

2013-01-31

ISBN

9787108043191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将奥古斯丁及其《上帝之城》置于西方思想史的古今变化的脉络里,从多个层面——“心灵秩序”、“原罪”、“历史”、“末日”等——对这部浩繁的巨著进行了梳理与阐释,并对奥古斯丁写作本书的历史背景和心理动因,以及他对后世的广泛影响与后人对他的挑战和批判,做了相应的陈述和分析。

吴飞,河北肃宁人,1973年出生,2005年获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基督教哲学、宗教人类学、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等。著有《麦芒上的圣言》(2001)、《自杀与美好生活》(2007)、《自杀作为中国问题》(2007)、《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2009);译有《苏格拉底的申辩》(译疏,2007)、《上帝之城:驳异教徒》(三卷,2009)。

目录
导言:奥古斯丁与罗马
第一部分 心灵秩序:至善下的二元分裂
第一章 世界的开端:历史作为心灵秩序
第二章 善恶的开端:天使的创造与分裂
第三章 人性的开端:没有历史的乐园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不欣赏这种风格的研究......
1、歷史的運動是沒有止境、沒有目標的。奧古斯丁的辯解發展了基督教天啓宇宙觀的暗示,捍衛歷史發展是直線式的觀點。基督教的上帝是三位一體,即上帝現身為三個永恆的形式:創造和維持者即聖父、救世主即聖子和聖靈。歷史作為神的活動的舞台,有其作為開端的創世,有其作為中心內容的上帝化身為基督耶穌基督的拯救活動,並在聖靈趨向完滿中繼續,直到末日審判,一切都進入了新的天地。從信仰的角度看,歷史模式是可見的,生活的意義是可理解的。奧古斯丁的著作建立了中世紀的基本觀點和西方文化的基本觀點,他可能比其他任何人都更為重要:它奠定了基本的基督教神學基礎。2、上帝能夠知道所有一切而不必暗中破壞自由意志,自由意志本身就包含在上帝預先知道的原因的序列中。正是上帝對於事物的知識給予事物以存在,並且給予事物以特殊本性,使人自由。
吴飞老师,我知道您翻译了《上帝之城》,可您有必要把读书笔记写的如此之长嘛?
“你们都有罪”之类的好讨厌啊。
我个人觉得这本书没必要写这么长。
补标,好久之前读的
感觉吴老师是一边翻译一边在书上写边注,最后把这些边注整理成一本书……面面俱到,各部分一碗水端平,但也找不到重点和主线
《上帝之城》的真正意义在于结束了古罗马的文明理想,奥古斯丁与古典文明的关系可概括为弑父娶母。真正的世界历史是心灵秩序的历史,尘世与天国的心灵秩序和个体心灵与人类整体的关系这两个维度是《上帝之城》的基本出发点。通过以天堂的至善将尘世政治界定为魔鬼之城和以模仿基督的方式将人类重新整合为一,他建构了迥异于尤西比乌的历史观,对古典文明做了系统的批判。世界历史并不只是从世界开端到世界末日的一个线性发展,而且其中贯穿着人类的堕落和拯救两大主题,即线性历史不能脱离善恶主题。善恶和拯救主题在时间中的展开,正对应于永恒与创造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是奥古斯丁历史观的哲学根基。他的世界历史观困境是:如果不归于循环论,就会归于终极二元论,而生活在这种神义论图景当中的人们,虽然拥有整个世界,每个人的世界却都是孤独的。
没有了神的宣礼塔,居住着没有罪行的东方人
本来只是冗长了点,但结尾的小枫体呻吟直接让人绷不住了,“伟人的德性只剩下肮脏的野心,政治智慧只剩下阴险的权谋,高贵的尚武精神只剩下血腥的屠杀”,古典文明难道是被奥古斯丁说成这样的吗?罗马共和国末期以来政治舞台上的各种争权夺利和军阀混战,体现的难道不是肮脏的野心和阴险的权谋?罗马共和国将扩张的霸欲指向外部,屠灭科林斯、迦太基这样的古代名城时,所做的难道不是血腥的屠杀?而在之前的希腊,同样的事情难道不是已经被雅典帝国干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