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考古学专题六讲的封面

考古学专题六讲

张光直

出版时间

2012-12-31

ISBN

9787108043825

评分

★★★★★
书籍介绍

《张光直作品系列:考古学专题六讲》根据1984年初秋作者张光直在北京大学考古系的六次演讲记录整理而成,内容集中于宏观性探讨中国考古与一般性问题的关联。是20世纪80年代国内最为流行的考古学读物之一,分为“中国古代史在世界史上的重要性”;“从世界古代史常用模式看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等数讲内容。

张光直(1931-2001)当代考古人类学家。生前任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历年被选为美国科学院及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台湾中研院院士。所著《中国青铜时代》等多种作品由三联书店出版。

目录
前言
第一讲 中国古代史在世界史上的重要性
第二讲 从世界古代史常用模式看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
第三讲 泛论考古学
第四讲 考古分类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如此通透。视野、格局、逻辑、判断上佳。
读完就想到江西考古所徐老师跟我说的“考古就是破案,需要处理各种资料,使用各种方法,进行逻辑严谨的推测,还常常要根据新材料的出现更改推测。”张老师这本书算是讲座入门,但也丝毫不马虎,对现在常用研究模式跟聚落研究的引荐值得复读。
张光直先生一直致力于找夏,可惜当年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具备,读《四海为家》的时候特别盼着他能身体康健,顺利找到夏!!!多数小册子价格虚高名不副实,这本小册子名至实归,对新时期中国考古学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当之无愧!
清理db时偶然发现了读书笔记,遥远的补刀。
一开始是为了期末考古学概论的作业读的,所以增订部分还没读,暑假决定再读一遍。这本书出版也三十年了,但其中很多观点仍很值得一看,很有洞见很有也很严谨。书中很多观点和行文间表露出来的看问题想问题的方法,也都值得借鉴学习。看完这本书成了张光直先生的迷弟。
巫鸿
书中的理论现在也未过时
构建世界的中国考古学,从一般与特殊的普遍性关系思考,中国古代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性,世界历史中中国古代史的形成与发展,而作为区域性的中国有着独特的生成与发展时就会补充世界历史的普遍性,如若不,就会重构世界历史的形态并囊括中国古代史,无论如何中国古代史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考古学作为最重要的可实证性将史前与有史加以阐释和证明。聚落形态的研究置入中国考古,也是如此既印证理论的可行,也证明中国古代的聚落形态。资料、技术、方法、理论都是考古学的基本。分类与聚落是考古学的基本方法,聚落形态有些空间分布的研究。古代中国的政治、宗教、美术都是分不开的,青铜器有些沟通天地的关系。中国文明是满天星斗的聚落文化圈的相互作用生成的。
张光直先生总是谦虚的把这“六讲”称为“一篮子大杂拌”这是由他的九次演讲所整理出来的内容。每一讲他都是独立的,可以挑着来看。从这六讲的内容上,能够看得出张光直先生在学术上的严谨,而且真的是有很努力的让人明白他要表达什么。另外在附录里面居然还提到了金,刘夫妇的系统论和控制论哎!
不是中国独特,而是西方独特,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中国的延续式发展是世界普遍特征,比如埃及、印度河流域、东南亚、大洋洲、中美洲、南美洲都是如此,主要是人与人关系(政治的、宗教的)的变化带来了文明形态的变化,反倒西方(两河流域,以及后来的古典时代)的突破式发展是地方性特征,主要是人与自然关系(技术的、经济的)的变化带来了文明形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