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从幕府到职官的封面

从幕府到职官

关晓红

出版时间

2013-12-31

ISBN

9787108046192

评分

★★★★★

标签

历史

书籍介绍

清末官制变革,将原来“内外相维”格局改为上下贯注,是近代中国政体转型的重要内容。改制总体目标是仿效西方,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过渡。清廷试图通过官制改革奠定立宪的官治基础,进而刷新吏治,提挈政纲、挽救危亡;可是改制反而导致统治秩序严重失范,社会矛盾急剧尖锐,促使清廷速亡。其要因,在君臣上下只顾一己之私,阻挠及妨碍改革深化,不能回应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诉求,结局也与他们的预期相去悬殊。

本书引用大量未刊档案与清人文集、日记、书信,揭示了清季改制中新旧体制的复杂纠葛,折射出制度兴革与中西历史传统的缠绕,以及对后来政体设置的重大影响。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改制前的外官制
第一节 清代官制的“内”与“外”
第二节 直省各级官衙幕友
第三节 局所的滥觞与扩张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好长啊这书。。
第一章和第二章。幕府制度流变。文案委员吸收了军功绩有两层含义:1)以军功带动文官(吏员)的品阶转化;2)模糊文武分界。
无可奈何地想到布罗代尔说,资本主义之成功,端在。。。
清末最后几年开启的地方官制改革,聚焦于省一级的行政机构建设,其实为今日国家行政制度奠定了基础。改革难度如此之大,主要还是清代之前的省级制度太不合理,其行政制度设计中奉行的“内重外轻”方针太过走火入魔。晚清大变局,督抚只得广设差遣性质的“局所”来维持行政,清末其实又是一次使职制度化的过程。可惜时间太短,财政太穷,部院太急,督抚太硬,王爷太怂。但其实分科治事,合并局所,整顿幕府的思路是合理的。
时隔三年再读,方能体会到关老师研究的意义。重点关注外官制改革中的财政困境、吏治整顿和府厅州县改制几个角度。部分章节引用奏折过多、铺陈过长以至于淡化了分析的深度。不过,其中所揭示的问题对外官制改革的研究而言,都是一个很好的开局。书中的一些对于制度的评骘,结合关老师的在政治史大会上的发言,能看到其中的关怀所在。
比罗志田《革命的形成》更详细,比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更公允。考据有功,疏于义理。
补课
从内外相维到上下贯注
重新理解清末新政和改革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