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文学史微观察的封面

文学史微观察

李洁非

出版时间

2014-07-31

ISBN

9787108048622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本书是作者最新的写作结集。他有感于现当代文学史的书写过分关注对作家作品给予何种评价上,而兴趣不在深细地考察文学史的各种情状。无论是早年以革命与否判断作家好坏,还是新时期以来从艺术成就方面鉴定作家优劣,都使得文学史成为一部“表彰册”,对于王国维所谓“一代之文学”实现得极少。因此,作者有意转换思路,撷取文学史上的几个重要关键词来展开史学描述,“一欲进入二十世纪以来文学特有问题,二欲微观和实证地进入”。

《文学史微观察》从作家经济收入等制度性因素切入,通过丰富的材料挖掘、编织,来呈现20 世纪文学运动展开方式和作家的存在方式特征,对于深入把握这一时期高度政治化的文学形态提供有效的通道。随笔性的生动文字,处理材料上绵密细致的功力,加强了这部著作评述的深度和可读性。

——洪子诚

在同龄学者中,李洁非的大局观和掌控细节的能力都是为人称誉的,在《文学史微观察》一书中最能见出他这方面的超常功力。读他的著作,常为他的布局、文字所吸引,也时常陷入他描绘的历史语境而纠结,他对人与事的论述是中肯而又恰切的,不少观点大胆而尖刻,有时让人惊骇。像这本书中所提炼的“组织化文学”、“文学斗争常态化”等字句,以后都会成为理解中国当代文学史最重要的关键词。

——陈徒手

李洁非这本书,既好看,又耐看。他以多个关键词为经,以研究者熟悉的细节为纬,编成一块又一块现当代文学史的拼图。最难得的是打通物质、精神、社会、文化的藩篱,随处点染,皆成新诠。观察虽微,可以见大。

——杨 早

目录
自序
收入
宗派
口号
会议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宗派、口号部分。
李洁非的这几本书真是宝藏
以六个词语各为主题,贯穿现代中国的文学史,第一页开始便让我耳目一新。因为文学带来“收入”,逐渐开始有“宗派”之分,继而导致“口号”产生出现,于是需要“会议”的规范,接着进行“斗争”,最终通过“批示”贯彻执行。全书最讶异在“斗争”一章,狂飙突进中,竟会没有一个幸存者。不知以史为鉴,能否逃离这样的轮回?只叹现实课堂中,总是单方面文学史的填鸭灌输,哪能容忍思考、质疑的余地。或许一切正如李先生所言“我们对于那时以来文学置于何境仍乏清晰意识,实在荒唐”。
对两个口号之争和建国后历次文艺运动梳理清晰周详。
以关键词阐发现、当代文学史上的某些现象,对材料运用、梳理得非常棒,而且越到后面越好看。
在长久的革命华语熏陶中,很多词汇习焉不察。而本书从收入、宗派、口号、会议、斗争、批示最常见的几个词语中重新审读历史,意识到词义的变迁,内涵的延伸和“革命化‘。视角独特,饶有新意,充满才识和洞见~
关于权力,常见的阐释如“房间里的大象”,“毛细血管”,“没一个好东西”,都在试图平衡历史书写中的{系统论}与{名人传记的迷思}。这本书也不例外。作者从职业作家的收入状况、文学社群的形成、党的路线变化及政治运动的动力学的角度讨论1930-80s的作家如何在政治的狂澜中沉浮。慷慨流畅的行文背后是细致的考据和清晰的研究范式。对于以作品和年代史为中心的文学史课本是很好的补充。
微观史学。文字手艺人的悲歌。
窥一斑可见全豹的奇书。文字颇有古风,亦可称为可爱的掉书袋。讨论20世纪的中国文学,眼光终于跳脱出作家和具体作品,另起炉灶,放入建国以后的大环境中,讨论那些为艺术而艺术的所谓纯文学拥趸们所不屑(其实是无知或佯装无知)的“外围问题”——开会、口号、斗争、批示、宗派、收入。看似另辟蹊径,实则切中时弊。哪里有跳脱环境的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于20世纪遭遇大变,自身逻辑全被颠覆,或称脱胎换骨,或称经脉具断,这并不是仁者见仁的问题,这是你懂不懂政治的问题。如果别林斯基在中国,他或许会遭遇鲁迅一样的命运——被误解的偶像。
我觉得作者分析周扬很客观,我以前对此人其实没那么喜欢,分析后才知道周老也不过是“文学组织化”“斗争日常化”中芸芸众生之一员。以小切口去分析文学与制度、政治之间的复杂纠葛,很生动又符合常理。所谓的文学批评,既要避免落入日常道德伦理观,又要避免被革命和政治伦理观所裹挟。以人情观之,以常理探之,所以历史之迷雾和疑难,也就豁然开朗了。 我觉得作者真牛,文笔好,史料功夫也扎实,可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