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仁学本体论的封面

仁学本体论

陈来

出版时间

2014-06-04

ISBN

9787108049971

评分

★★★★★
书籍介绍

《仁学本体论》后记

2010至2011年,李泽厚先生出版了《该中国哲学登场了?》和《中国哲学如何登场?》,但我一直未曾注意。2012年夏在吉林大学开会,听到有学者发言提到这两本书,于是在2012年12月末我请学生帮我买来这两部书,并细读一过。李泽厚在书中说:“后现代到德里达,已经到头了,应该是中国哲学登场的时候了,当然还早了一点,但可以提提吧。我先冒喊一声,愿有志者、后来者闻鸡起舞,竞创新思,卓尔成家,走进世界。”这两部书所说的“中国哲学”不是泛指当今中国的所有哲学研究系统,而是专指中国传统哲学直接传承的系统,即所谓“中、西、马哲学”的“中哲”。因此,这一关于“中国哲学”登场的呼吁,无疑是对作中国哲学研究的学者的挑战与促进,而吾人必须响应这一呼吁、回应这一挑战,以促进中国哲学当代的发展。于是我立意以仁本体回应李泽厚的情本体,期以带动中国哲学界的更多响应。当然,李泽厚表达的是要“走进世界”即从世界哲学的范围对中国哲学登场的期盼,而我们的立场则以适应中国当代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需要为主,并非专以世界哲学为思考基点,但无可否认也包含了针对现代世界的意义。

按韩愈有“五原”之作,《原道》、《原性》、《原人》、《原鬼》等,而没有《原仁》,因为按照他在《原道》的说法,仁是定名,以博爱为义,不用再加讨论了。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有贞元六书,书名皆以“新”字为首,如韩愈有《原人》篇,冯先生书称《新原人》;韩愈有《原道》,冯先生书称《新原道》。但冯先生没有《新原仁》之作。“原”之一字,兼有二义,一为穷其源头,一为究其根本。在一定意义上,本书可谓为“新原仁”之书,但不是强调推其源头,而在推究其根本,阐明其本体义。冯友兰先生《新原人》自序有云:“此书非考据之作,其引古人之言,不过以与我今日之见相印证。” 可谓先得吾人之心。

其实历史上亦有以“原仁”名篇者,如唐人李韦筹有《原仁论》,见《全唐文》卷七百四十八:

救天下者皆曰仁,得天下者皆曰利。则可乎?曰:不可也。不得已而有天下,则曰仁;得已而有者,则曰利也。善畏其利,善决其仁,皆圣也。汤、文王是也。

原意曰:圣人视生民以天下,襁褓在焚溺,无不挈者。然则挈而授其家乎?将遂挈而有之乎?彼家无人而有之,不得已而仁矣。有人而有之,则得已而利矣。夏无人也,汤有以仁。殷有人矣,文王畏其利。前贤明汤意,故曰无伯夷。后圣明文王意,故曰周之德可谓至德也已矣。

但我们的《新原仁》并不是接着唐人这种“有天下”的政治思想讲,而可以说是接着《新原人》、《新原道》等现代中国哲学思想讲。《新原仁》即对仁的根本义进行深入研究,而建立一仁的本体论。

不过,由于在语音上,“新原仁”与冯先生的“新原人”无法区别,容易混淆,而本书是以仁本体观念为中心,因此本书定名为《仁学本体论》,而以《新原仁》为其别名,并书于扉页。前辈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欣然为之题名,作者在此特表深深的感谢!

上月在北师大会议上承牟钟鉴先生赠其新书《新仁学构想》,其中之义,多与鄙见相合,可见仁学的重建在当代已经是有志于发扬儒学者的共识。与牟著不同的是,本书集中于“仁体论”,关注在本体的哲学层面。其实仁学还有很多方面,我们期待在仁学当代重建的时代,有更多的、不同方面的仁学论述不断出现,共同促进当代儒学的发展,以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共生和谐。

陈 来

2013年12月于北京清华园

目录
绪言
明体第一
原仁上第二
原仁下第三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丁老师读此书,先写了篇书评,后来又写《道体学引论》,将书评收入其中,自言受陈公影响颇深。但我读此书,并没有读出太多感想,这大概是我学识尚浅。俗话说得好,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好看的书籍层出不穷,有趣的读者万里挑一。
当代中国哲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对西方文化做出回应的过程中重新构建起自己的价值体系。陈老师这本书不仅接着宋明理学,接着朱子,而且对近现代李泽厚等人的本体论也有所扬弃,可以说是一部集大成之作,也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之作。不过希望多讲工夫论,毕竟顿悟只是个神话,渐修才是我等凡人的正道。
礼阿,在妓院的脚踝上,在喝农药的农民肾里,在延安的痛处里,在异乡的工厂,是十亿心知肚明里,孕,和吃,辜负了年少的人,没了
子曾经曰过,“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不明觉厉。
实话说,研究生看这个书确实不尽兴,意思没有特别大,不够精彩,感觉陈老师还是没有彻底、真正地尽心尽力。好像还是丁的书评更精彩(溜了溜了),当然这也反映出其实不是书不精彩,是我看不出精彩。(另外这书的很多标点符号啥的小错也太多了,很多书名号都没加,陈老师这么重要的书,编辑不够意思。
只看了明体,很奇怪。如果以万物一体为基础,又怎么会在先秦儒学讲稿里那样理解孟子?而且论证链条未免过长了。可能更适合当资料汇编。
理学史梳理可见陈老先生功力,但开头本体论构建部分拉胯,基本上是以熊的框架牵强海德格尔、柏格森、列维纳斯、怀特海、马丁·布伯等人,以李泽厚为论辩对手。创新处不多,附会处不少,论述自我与他人部分甚至感觉极差,在现象学与儒学会通处完全不如张祥龙(陈对海、列的理解感觉甚至不如学习现象学的本科生) 书最后一部分国师味溢出
读起来有点面目可憎……
一个人是怎样的气质,大概率从它的哲学品味就看得出来,反之亦然。中哲的学生大概率能被一个低配康德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搞死还不自知,却还在自我陶醉,真以为其他人都是傻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