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颐和园测绘笔记的封面

颐和园测绘笔记

梁雪

出版时间

2015-01-31

ISBN

9787108050571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繁华的都市中,我们常常忽视了身边的历史遗迹。而《颐和园测绘笔记》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的大门。作者通过对颐和园的测绘和深入研究,带领我们领略了这个园林的美丽风光和深厚底蕴,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份宁静与思考。
作者简介
梁雪教授,1962年出生于中国,1987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现任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曾担任美国密歇根大学访问教授。梁教授专注于设计与理论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西方建筑形态研究”。其研究兴趣涵盖城市设计、环境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结合与关系,并出版了《美国城市中的风水》等著作。
推荐理由
《颐和园测绘笔记》是一本融合了历史、文化和建筑学的著作。作者以一年多的业余时间,将自己在颐和园的测绘日记整理成书,详细描绘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历史文化以及历史变迁。书中不仅展现了颐和园在清朝至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历史沧桑,还深入分析了园林和建筑在历史中的衬托作用,为读者提供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这本书不仅让读者欣赏到颐和园的壮丽,更使读者深刻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
适合哪些人读
对历史文化、园林建筑感兴趣的读者
喜欢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历史变迁的旅行爱好者
寻求心灵宁静、喜欢深度阅读的读者。
目录
引言:叠石与缘分
01 游园,分配测绘任务
02 仁寿殿,九卿房
03 仁寿殿和北配殿的内部
04 北九卿,北配殿,仁寿殿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2015063~
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时隔五年的两次驻颐和园测绘古建的经历。读者能了解到的,不仅是古建测绘日常工作的辛劳不易、颐和园各景区在园林古建方面的特色与历史,更能和作者一起回味这两次测绘的经历。在梁老师笔下,总有一些令人难忘、颇有诡趣、回味不已的细节“特写”,在不经意间把颐和园的过去与现在紧密联系到一起。因我一直偏爱圆明园,对颐和园各景区和历史沿革还缺乏系统具体的认识;本书就在这方面很好地帮助了我。读完后今年一定要多去几次颐和园,细游其中提到的景区。P.S.:1. 原来颐和园有那么多景区不开放!……霁清轩好想一游(ㄒoㄒ);2. 我也想学画水彩~不过古建测绘登高爬梯的我实在干不了…只能画图;3. 本书编辑工作很不到位,有好几处错误,对三联而言实在不应该。
写的还是很用心的
每年一去
太惭愧了在颐和园路5号念了五年书就去过一次颐和园,还没咋好好逛,山西去了这么多回,真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看这书大概就能get一些古建的本科测绘实习经历吧,要没有现在这些新的测绘工具,像书中一样爬上爬下对于恐高患者还是太艰难了。
作者在后记里说:“在历史中,建筑、园林和城市更多地是一种衬托历史事件的背景而出现的。” 颐和园,我和SQ陪友人去过两三次,都是随大流走,有一次还碰到前同事。这本书里作者多是避开人潮多到人少的地方去画画。比如下面的乐农轩一带: 乐农轩建筑是一溜儿“一字形”建筑,大概有十几间的样子,……很像北方地区的山地民居。……后来查看颐和园员工的记述,得知这组建筑叫如意庄,中间五间称乐农轩,左右各三间称为“平安室”和“永寿斋”,这些建筑皆“石板为瓦,不施彩画”,是在1902年重修时,慈禧太后下旨加建的建筑。建筑原型为当年河北省昌平县西贯市村的一所民居,“那是她逃亡路上第一夜的住所”。(287页) 再有,就是从书里感受到天大建筑系师生的学习氛围,老师爱护学生,学生爱学专业。
对话感、现场感很强,感谢作者。
一定要去颐和园看看,苦难辉煌的见证。那么宏伟,那么瑰丽。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