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礼仪中的美术的封面

礼仪中的美术

巫鸿

出版时间

2015-12-31

ISBN

9787108052964

评分

★★★★★

标签

艺术

书籍介绍

《礼仪中的美术》(精装版),合平装本上下两册为一册,收录著名美术史家巫鸿教授自1985年以来发表的论文31篇。

这些论文围绕着“礼仪美术”(ritual art)这一基本概念讨论了中国上古和中古美术中的多项艺术传统和形式,包括史前至三代的陶、玉和青铜礼器,东周以降的墓葬艺术,佛教、道教美术的产生和初期发展等。这些论文大量使用考古和文献证据,以扩大美术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作者结合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论,探讨建筑、雕塑、画像和器物等各种视觉形象的组合以及与人类行为及思维的有机联系。其分析对象不再是孤立的物品和图像.而包括了对视觉环境的复原以及对艺术品的创作动因、社会环境、礼仪功能以及观者反应的考察。文章中的讨论往往在两个层面上进行,除了对具体历史问题的考察,还反思有关的学术史和研究方法。相当一批论文从比较文化史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古代美术的特殊物质性和视觉传统对重新思考中国美术史的叙事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在西方学界中,这些文章对近年中国古代美术的研究已产生重要影响。全书分为四部分,包括史前至先秦美术、汉代美术、中古佛教与道教美术及古代美术沿革。书后附有访谈录、论文出处。书中插配古代美术品照片、拓片、线图,地图等图像600余帧。

巫 鸿(Wu Hung) 早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硕士。1987年获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后在该系任教, 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的教学、研究项目,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

巫鸿的著作包括对中国古代、现代艺术及美术史理论和方法论的多项研究。其著作《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The Wu Liang Shrine: 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 1989)获1989年全美亚洲学年会最佳著作奖;《中国古代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 1995)获评199...

(展开全部)

用户评论
读了5/7吧。汉代,佛教,道教。每一篇都是 “原来是这样!”
有些文章还是非常精彩的,看起来平平无奇或错综复杂的图像,以合乎逻辑的假说组织起来,可以验证某种观点。把图像放回原初环境(丧葬礼仪)的做法,的确比单独拿出来当成独立作品要更合理。不过作为早年文集,可能是为了原汁原味地保留所有内容,作者没有删改重复的部分,导致看到后面总有how old are you的感觉。
写作资料
秦汉及先秦的部分看完了,还差两篇敦煌和一篇南北朝与六朝的。
翻译is ass
经典大作,闻名已久,终于决定看看,再次拓展文化史和艺术史的认知范围,很好的著作。汉代美学、敦煌艺术两大部分非常赞,可见西南四川汉墓汉画和古代几大石窟石刻对中华古代文化艺术的贡献和占有比例之大,
终于陆续读完了 @2020-12-27 08:22:43
补评。内容散且浅尝辄止,看着总有一种“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的感觉。完全比不上《黄泉下的美术》。
礼仪的背后是信仰是观念。文字传达固然是探索礼的主途,但礼最终还是要通过视觉慑服人心。只不过,视觉难以保存,要靠学贯中西的博识与洞悉表里的慧眼,才能在残存至今的古朴抽象的图画中抽丝剥茧,略见端倪。以前读巫先生研究武梁祠的震撼与愉悦之感,读是书之时又惊鸿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