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神游的封面

神游

田晓菲

出版时间

2015-09-30

ISBN

9787108053640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时期因各自不同的原因而发生与外部世界(异域)的频繁遭遇,进而相互影响并导致剧烈的文化转型。第一个时期是南北朝,因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兴盛而导致对中亚、南亚、东南亚的“发现”,求道的僧人如法显等等远行印度求法,居外十四年,途径三十余国,归国后除带回经文外,还有记录个人经历的游记《佛国记》传世;而当时还被北方高门显贵视为化外蛮夷之地的长江之南,随着东晋被迫南渡后精英士大夫的重新“观看”,变成了陌生又新鲜的“风景”,王羲之等的“兰亭雅集”和谢灵运的山水诗应运而生。

另一个时期是19世纪的晚清,西方的船坚炮利带来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西学东渐,也让国人对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生出无穷的遐想和行动,进而开启了一个世纪轰轰烈烈的文化转型和社会巨变,这是我们更为熟悉的。

目录
中文版前言
引言
第一部分
导言
第一章 “观想”:东晋时代对世界的观看与想象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以文学学科之外的历史学语境看,早期中古时代与十九世纪的大跨度比较似乎无甚必要性。关于晚清以来中国知识分子视野中西方形象的研究已经卷帙浩繁,最感兴趣的部分还是南朝士人的旅行书写和空间想象,然而书中也仅仅是浅尝辄止。(4-)
中古与近代无疑是奇妙的并峙,再次丰富了本小白对古典文学的认知。(但以天堂-地狱来做线索实在牛不牛马不马
3.5 遭遇他者的问题意识早已隐现在过渡时代涌现的中古史大家的内在关怀之中,田拈出来作为全书框架勾连中古-十九世纪行旅写作,总体上强调“观看”受修辞手段、模式和意象的中介影响,立意高而体量单薄、内在逻辑稍欠紧密。第一章对“想”的揭示和观照方式的揭示有启发,第三章对谢灵运诗的阐释精彩而过度,问题大概在“天堂-地域”二分框架并非可从诗语中直接提炼出来,对比葛老师讲观照方式的《独往与虚舟》一文可判其分寸。田的写作风格优雅而散漫“氛氲”,大段文学分析如七宝楼台,碎拆下来都足以炫目,但个别最根本的问题在文末点到为止,如用易理分析山水作为“象”在诗歌中呈现玄理(“意”)的思路反驳谢诗“玄言尾巴”的批评…
特别、有意思的选题构思,异域中国味,像作者的身份,地域时空的打通,但是在内容还是觉得欠缺点深厚,
第二部分比第一部分好,问题意识比较清晰,但所用的模式又依赖于第一部分开始的建构。第二部分写十九世纪对外行旅中,对异域的“观看”而非“阅读”,对记录文本由于禁忌和立场所做的删改,游记中散文与诗作体现的不同价值判断,都极为精彩,对于中古文学的研究也有可参照之处。
人类学学科的知识、方法和观点也许对于游记研究有所帮助。
读田晓菲,重要的是读她的材料。佛国“观照”无出《烽火与流星》之右,法显求法“慨然悲伤,收泪而言,「佛惜于此住,说《首愣严》。法显生不值佛,但看遗迹处所而已。”既于石窟前,送首楞严,停止一宿。”慧景之死也也写的悲哀,命也奈何。陶渊明《桃花源记》要思归要出来,屈原同样,类似于神仙思凡。孟郊《峡哀》把三峡描写的极为丑陋恐怖,“峡听哀哭泉,峡吊鳏寡猿。峡声非人声,剑水相劈翻。”孟东野充满愤怒苦涩令人不欢,值得注意,因为没有诗人愿意描写丑陋山水——自身不净才会看到不净。 在第二部分可以看到中国诗人用古体诗写巴黎,“街市繁华,楼台绚丽,气局阔大,昼夜车身辚辚,行人如蚁。”很神奇。
给这本书磕一个 提供了毕业论文的写作灵感
“异域之旅”与“炼狱诗人”两章极好。这是向深处走的学术研究。
此书讨论魏晋南北朝和清末中国精英阶层与异域文化接触时的反应,主要涉及诗歌写作,其体现的观想模式及反应的文化心理。概念还是有意思的,但素材都比较无聊(远不如烽火流星和尘几录)。谢灵运的诗真难看阿,清末的诗也毫无吸引力,除了黄遵宪的《小女》还有点趣味,别的都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