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陈寅恪集:书信集的封面

陈寅恪集:书信集

陈寅恪

出版时间

2015-06-30

ISBN

9787108054067

评分

★★★★★
书籍介绍

陈寅恪集之一种。收入笔者1923—1966年间致亲朋、学者的200余件书翰,是其数十年生活的真实记录,内容涉及论学、论人、心志情感和日常生活。由此可以了解陈氏是在怎样的环境下从事学术探索,了解其性情与为人。这批书函对于研究20世纪学术史、研究陈寅恪均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

目录
与妹书(一通)
致徐炳昶(一通)
致袁同礼(一通)
致容庚(九通)
致傅斯年(七十七通)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第174页上给杨树达的信;226页上的给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杰的信, 特别是说到桂林近况;第二封信推举了梁漱溟。第242页上又说桂林的物价以及川资不够的尴尬问题。第270页,写给吴宓的两封信,交通换乘,车票,鸡蛋,米票什么的印象都比较深。
番外讲了藏马和飞影的相遇。
谈学术的内容少,谈生活的部分很多,可为治当时社会史,知识分子生活史的重要材料。陈与傅斯年几乎无话不说,是陈最可信赖之人。陈与钱穆都主中体,大节近似,然陈氏对生活的热爱,勇气远不如钱穆。倘使陈有钱穆那般积极的生活态度,成就当更上一层楼……
正文字体忽粗忽细,抑或排版疏漏。
致傅斯年:前年弟发见清华理工学院之教员,全年无请假一点钟者,而文法学院则大不然。彼时弟即觉此虽小事,无怪乎学生及社会对于文法学印象之劣,故弟去年全年未请假一点钟,今年至今亦尚未请一点钟假。其实多上一点钟与少上一点钟毫无关系,不过为当时心中默自誓约(不敢公然言之以示矫激,且开罪他人,此次初以告公也),非有特别缘故必不请假,故常有带病而上课之时也。 此虽小事,足见知识分子之风骨。
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兮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陳老信中最要緊的兩件事:錢、推薦別人。很實在。真的不容易。 第五一頁致傅斯年:“弟好利而不好名。” 第九〇頁致傅斯年:“弟之生性非得安眠飽食(弟患不消化病,能飽而消化亦是難事)不能作文,非是既富且樂,不能作詩。平生偶有安眠飽食之時,故偶可為文。而一生從無既富且樂之日,故總做不好詩。古人云詩窮而後工,此精神勝過物質之說,弟有志而未逮者也。” 第一九七頁致陳述:“弟平生述作皆出於不得已,故自己不留稿,亦不欲他人留之。此非謙詞,乃是實話。所謂需用者,亦不過欲藉之略加修改,以供應酬耳,並非真著書也。” 第二〇一頁致陳述:“近日學校無處不鬧風潮,推原其故,蓋貧無以為生,則不能安居樂業也。” 第二〇二頁致勞榦 陳述:“此次來蒙,祇是求食,不敢妄稱講學也。” 第二四六頁致劉永濟:“而文字結習與生俱來,”
天生神物似有意,验以乖逢知未必。若论美好是不详,正使不逢何足惜。 / 对参吴兴华与宋淇书信。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至今依旧难得,故而可贵
以往知识人字里行间的那种真情就足以打动人心,与傅斯年先生的书信竟达七十七封之多,占全集三成还多,双方情谊可见一斑了,可惜未能劝动,于世于身,留下千古遗恨;此集收录多半与其时学术问题、生活和学人推荐等有关,大师也是活生生的人,从始至终,老是吐槽气候和地域等,关于49之后的内容不多,尽显文人的委婉低调以拒北上,“弟畏北寒”欲要深入解读此种文集,还需了解陈老生平和相关人物关系。 开头:某某吾兄/先生/道席/著席/台鉴/左右 结尾:专此敬颂/顺颂/撰祺/专叩教安/敬请教安/并祝俪福/泽福/专此奉复,顺颂撰祉/诸人均乞致意 弟顿首/拜首/拜复/谨启/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