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美味欺诈的封面

美味欺诈

[英]比·威尔逊

出版时间

2016-02-29

ISBN

9787108055989

评分

★★★★★

标签

美食

书籍介绍

这本书揭示的是一个充斥着卑鄙与贪婪的黑色故事,通过造假历史、食品政策、烹饪揭秘等内容的有趣混搭,比·威尔逊向我们展示了造假的各种险恶手段、助长奸商涌现的风气、科学蒙骗与科学监查之间的激烈对抗、为建立值得信赖的食品标准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同时也歌颂了那些食品侦探、打假英雄,他们调查厨房里的黑幕,用毕生的精力告诉人们,他们吃下去的究竟是什么。故事生动有趣,意味直指人心。

作为工业化城市中流行的顽症,食品造假在英美两国也曾风行一时。彼时彼地的人们,同样也是苦不堪言。两国如何应对、情况如何好转,不仅值得借鉴,更可引人深思。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德国火腿和英国芥末
第二章 一箪饭,一瓢饮
第三章 政府芥末
第四章 粉色人造黄油与纯番茄酱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索然无味。
得到听书
现代食品工业 无中生有的炼金术;远离加工制品;然而农产品也大不如前。令人重新思考食品造假的边界。
同事看到书名,说:“谁写的?……不是中国人?……他写的中国的事?……没写中国的事?……怎么可能呢?”其实252页开始写中国的事了,假鸡蛋,假奶粉,还提到郑筱萸,只是他还不知道郑最后的下场。
同事总觉得小时候吃的东西更安全,添加剂更少,时代滤镜罢了。鸡蛋里的苏丹红,果冻里的防腐剂,蛋糕上的植物奶油,还有很多因不受重视而未见于报道的食物安全事件,逐渐被他们遗忘。我们现在对添加剂的研究更全面更深入,食品工业更完善,怎么也比几百年,几十年前强点。
只要有掺假,就会有人揭露
翻译的名字确实很见功力,欧美食品的造假黑历史,还黑化了食品工业的早期工业化。
作者的文风堪称絮叨,一句话要变着花样说三遍,而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前言不搭后语的地方。同时,作者似乎多少有点食物原教旨主义倾向。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