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图书
内在经验
[法]乔治·巴塔耶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16-12-31
ISBN
9787108056139
评分
★★★★★
标签
哲学
书籍介绍
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内心的声音,陷入了对外在物质和教条的盲目追求。而《内在体验》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探索自我、寻找生命意义的道路。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引导读者走进内在体验的世界,体会生命的丰富与深刻。
作者简介
乔治·巴塔耶,法国思想家、作家,代表作《内在经验》阐释其思想缘起。他经历两次大战,反思欧洲社会矛盾与启蒙传统。巴塔耶沿袭尼采,从经验和直觉探讨精神主体处境及超越。其核心批判笛卡尔式理性主义,写作风格解构式,挖掘语言潜在力量。他试图以宗教神秘主义方式探寻无上帝的极限,在未知中探索精神的极端状态。
推荐理由
《内在体验》这本书通过深入探讨内在体验的本质和价值,为读者提供了一种超越传统认知的全新视角。作者通过分析不同章节的内容,揭示了体验本身就是权威,而非教条或科学,鼓励读者走向未知的旅程,超越认知的融合。书中不仅批判了传统教条和苦行的束缚,还提倡了一种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强调内在体验在理解生命本质、实现人的可能性中的重要性。
适合哪些人读
对哲学、心理学、人生意义探索感兴趣的读者
希望深入了解自我、提升生命质量的个人成长者
追求精神自由、希望摆脱教条束缚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法兰西思想文化丛书”总序 …………………………… i
非常内在的经验(中文版导言)… ……………………… 1
译者前言…………………………………………………11
前言…………………………………………………… 17
第一部分 内在经验导论草稿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知的极限是一无所知,然后对于极限体验的追求总是无法成功的。我们试图去理解、抓住它,它就逃离我们。人的存在的矛盾充斥着整本书:人就是他不敢是的东西,人无法逃脱不完满,也无法放弃摆脱不完满的野心。
形同宗教的自我救赎法。前言和笑的部分精彩。正文几乎在扩写前言,是语言对玄学的滑稽试探,不时尬写诗歌和安利布朗肖,许多句块堵着逻辑的缝,以至憧憬起黑格尔来。评论区表明:巴塔耶的小朋友式口齿不清,会传染。 有野心而无天赋,狂不过尼采,灵不如兰波,巴塔耶感性过头,在征服欲、性欲、虚无感三者中,调和着热情与痛苦。 难以置信的是,阅读中最享受的是引用的普鲁斯特的原文部分,而巴塔耶紧接着批判了他。告辞:)
一些判断比较生硬,表述不清,如果不是作者的问题,那就是译者,读者只能如是说了。
非常感动。
“我恨,这工具式的生命。”(这句直接揭开了现代语境下的生命本质,工具式!!!狗年春节期间读到的最好看的一本书,巴塔耶太强,整本书一直在做笔记,可以反复学习。)对于笑、宗教体验的讨论也占据相当多的内容,关于普鲁斯特对往日时光的再现也有自己的解释。
嗯。是最喜欢的一本巴塔耶。
比较难读 但也获得了美妙的契合体验
破我执,破法执,破空执。任何试图通过绕过话语而逃脱话语和筹划的执掌的道路(艺术,苦修,戏剧化的神圣)都是不足的,而极限只能通过过度而非不足达到。基里洛夫式的迷狂:“如果我们意识到我们并非一切,就好像意识到我们会死一样”
感受,别理解,但说真的体验最好的竟然还是普鲁斯特那部分。
“今天,这几页文字看起来游移不定——不纯粹的、飞扬的激情充斥其间——然而我相信第一眼看去,它们还是揭示了某种深刻的……”——幻象。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