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的封面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

李文杰

出版时间

2016-12-31

ISBN

9787108056443

评分

★★★★★
书籍介绍

近代从事西式外交的官员产生于科举的道路,他们是如何“适应”外交这种全新的“职业”的?如何理解清朝外交机构的运作方式与特点?作者从清代档案中钩稽总理衙门、外务部及驻外官员的履历资料,考察其出身、选任、升迁、去向、群体演进等系列问题,构建并展现出晚清外交人员从起源、发展到所谓“职业化”外交官群体形成的全过程。“外交官”是一个研究薄弱的群体,本书的研究为今后的晚清外交史研究奠立了基础。

李文杰,1982年出生于湖北汉川,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2011年至今,先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青年研究员、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政治与外交的教学研究。近期的研究论题包括:晚清政治制度史、近代国债、英属印度与中国关系。

目录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先行研究的回顾与评述
三本书的侧重与史料说明
四关于行文的一些说明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这本是历史学著作?全书没有人物,只罗列了一堆资料,辛苦了。读不到任何史事,这些人和历史事件的关联体现在哪里?没有人,没有事,没有味道。
看完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这么扎实的史料爬梳功底 真不是坐几年冷板凳就能出来的……再次感叹果然每个师门都有每个师门不同的门风 这本书真的就很茅海建了 从制度史的角度出发梳理了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各级政务官事务官的形成 着重考察其来源与升迁 以此反应制度对于人事的影响 较少论述 语言平实 条理极其清晰 绝对会成为外交研究领域的经典!那些说无聊啰嗦的建议你们自己写一篇博士论文 不足之处在于觉得“外交官群体的形成”这个题目还是有点大了 或者说是有点点不切题?不过可能李文杰老师的用意就在于排比史料之后让它们自己说话吧 总之真的很扎实 比那些什么套个后现代理论随便解说一下的垃圾博论好太多 真的是造福学界啊!
茅海建的学生作品,史料上详尽的很。茅海建,唐启华都是同类型人,史料第一,故也谈吐甚欢。当然制度史之类书籍都极为枯燥,我一天翻完
佩服佩服,凡是本人稍微想了一秒的问题这本书都有详细的阐述,哎。
3.8星。关于晚清外交制度史比较详尽的研究,包括了总理衙门、外务部和驻外人员三部分内容。当然从制度看,晚清外交的突出问题是外交官员是差使而非职缺,即非职业化,进而导致外交官外语能力的不足、任内碌碌无为、相当一部分官员借助总理衙门为跳板谋求升官、驻外使节对国外情报搜集的低效率等等一系列问题,但要完全解释这一现象就远非制度史研究所能解决了。作者中文史料爬梳颇不易,但外文方面就显得不足,且文字上也较枯燥,与其师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不过本书也算是近年来中文学界关于总理衙门和外务部两个机构研究的较佳著作了。
史料基础扎实,正如后记所言重视中国古代史四把钥匙之职官制度解读总理衙门及外务部的“制度与人”问题。有收获。书中不乏“丧心病狂”的报菜名,但这些名单罗列也是进入该领域研究的重要基础。但是,很明显的是,熟知六部乃至十一部研究路径的外交史,更像是制度史、政治史。所以作者因为不懂“外交”也难以衡量到底制度改革对外交交涉起到什么影响。另外从“制度与内政”考虑,也偏向于平铺直叙的制度改革,没有太多与清廷内部晚清变幻莫测的政治变化互动起来。这或许是结论比较浅的原因。
可算填补空白之作。作者通过晚清外交官群体和外交家机构透视社会的变化和转型,学问做得扎实,尽显功力。
制度的边界感十分清晰
以个案归纳为基础的制度史研究,甚至都可以当成工具书来用了。主要将视角集中在制度设计和选任标准两个方面,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中国外交官制度在外来冲击之下实现了内在调整,通过细致的统计展示,可见在人才选任上的职业化、专门化倾向。
本书由李文杰在北京大学的博士论文修订而成,晚清外交制度史研究必读书目。本书适合作为工具书使用,作为学术著作阅读则颇为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