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黑丝路的封面

黑丝路

[英]詹姆斯·马里奥特

出版时间

2017-03-31

ISBN

9787108057563

评分

★★★★★
书籍介绍

里海之畔的阿布谢隆半岛曾经是拜火教的圣地,这里地缝中不断泄露出燃烧着的天然气。19世纪中期以降,石油成为了工业的血液,逐渐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这里的巴库油田也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油田,石油产量一度占到世界产量的一半,于是一条“黑丝路”成为了横跨欧洲、滋养欧洲的能源大动脉。但你可曾想过,在能源的产地和沿线,那些命运与油田管线相系的人,是因此致富还是饱受其苦?在复杂的政治、宗教、经济、种族的混合因素下,到底是谁在掌控着能源的命脉?

十多年的研究,五千公里的追寻,从里海的油井、高加索山区的小村庄、地中海的渔村到欧洲的重要都市,循着马车、管线、铁路、轮船,这趟旅程不但穿越了空间,也穿越了时间。这是第一次有人追溯源头,捎来能源生产地与消费地面貌的第一手信息;也是第一次有人从能源的角度,把欧亚地区一个世纪以来的恩怨利害翔实呈现。

本书竟把一条油路写得优雅洗练……它以独特的方式将旅行见闻、报告文学以及历史渊源融为一体。

詹姆斯·马里奥特(James Marriott),艺术家、自然学家和作家。其作品有《下一个波斯湾:伦敦、华府与尼日利亚的石油冲突》(合著)。

米卡·米尼奥-帕卢埃洛(Mika Minio-Paluello),水手、作家,活跃于伦敦、开罗与奥克兰。

目录
前言与致谢 1
序言 石油城市 8
第一部 油井 17
第1 章 非里海不可 19
第2 章 你可以看到总统的权威从何而来 39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绿色和平的陈腔滥调,作者提出了一个解决社会问题的终极思路——每个人都变成不吃不喝的圣人(手动滑稽)。
这种国际政治类作品还是英美的最好,思路清晰,文笔冷峻,功夫扎实,信息量大到惊人,像读小说一样令人废寝忘食:这部类似美国名记罗伯特卡普兰的政治游记,BP石油公司黑史大全,沿着阿塞拜疆到英国的石油管线观察思考,夹叙夹议,旁征博引,立场理性客观不偏不倚,在不动声色的零度叙述中,对西方国际财团的冷酷贪婪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动荡黑暗揭露的都很充分。PS:前苏联的解体和恶果真是遗祸无穷哦
不太看得下去,觉得很枯燥
我为什么看一个BP高级黑看了四个月…信息量大到惊人…
作为一个反化石能源团体成员的作者,写作上可以说是比较克制的了,用场景而不是观点说话,留给读者自己去评判。虽然写作深度不够,但还是可以加一颗星,翻译也很好。
作者巧妙地把里海-黑海-地中海-中欧-伦敦的原油价值链,和近东与欧洲两千年的商路和政治格局变迁叠加起来,凸显出石油路线背后承载的历史逻辑。然而这并不等于为欧洲和全球的能源市场给出了替代方案和改革方向,NGO的立场也颇多可议之处。
当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时,可曾想过人类会为它而疯狂?!
封底评价“旅行见闻+报告文学+历史渊源”十分精准,所以需要一定的世界历史地理基础。本书内容冗长、观点重复,翻译校对失误较多(我一门外汉都看到了好几处像是机翻以及标点位置错误的地方),总的来说是强撑着读完的。 其实这本书满足了我的预期,我喜欢三联的新知系列,能增长不少见识,至少这一点还是100%达成了。
一个非常有趣的思路,却带出了一本及其无趣的作品,作者对着石油丝路上的壮丽风景视而不见,反而趴下身子拿着放大镜寻找符合他价值观的鸡毛蒜皮之事。
18年6月2印本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