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孔子 · 孟子 · 荀子的封面

孔子 · 孟子 · 荀子

陈来

出版时间

2018-01-01

ISBN

9787108059734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历史的长河中,儒家思想以其独特的哲学体系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本书以孔子、孟子、荀子三位儒家大师的思想为核心,系统地梳理了儒家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儒家文化的窗口。
作者简介
陈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哲学系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教育部社科委哲学学部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华朱子学会会长。他在学术上成就卓著,著有《东亚儒学九论》、《孔夫子与现代世界》等著作,其学术论著集已由三联书店出版十二种,对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有着深入研究。
推荐理由
《孔子·孟子·荀子》是一部深入探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它通过对孔子、孟子、荀子三位儒家大师思想的详细阐述,揭示了儒家伦理道德、政治哲学和社会观念的核心内涵。本书不仅对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和人文精神培养具有指导作用。
适合哪些人读
对儒家文化、中国古代哲学、伦理道德、政治哲学感兴趣的读者
希望提升自身道德修养、人文素养的青年学子
从事教育、文化、政治等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士。
书籍脑图
目录
第一章 孔 子
一 学论
二 德论
三 仁礼论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细读一遍,还是很棒的
初学者可读,简明扼要,阐发要旨。忽然发现,荀子论人性跟霍布斯有点像,不过对于人类幸福社会秩序的问题,走了两条不同的路。
原文是教学讲稿,所以读起来逻辑上还是稍显零碎。
本书对先秦儒学思想作了一次梳理介绍,简要到位,通读可以建立一个大致的印象。以本书理解,可看到社会环境变更对三位先贤的思想影响: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受到旧的封建制影响,讲的是君子之学,孔子思想中好学是基础,仁德是本体,礼是规范形式,君子是理想人格,政治上更讲究敬德;孟子生活在战国前期,处在封建制向集权制的转变过渡期,更讲的是士的修身,讲性善与心之四端,开始提出心的修养,从重仁发展为重仁义,体现的是民本主义政治思想,更讲究的是保民;荀子生活在战国中,此时集权制已基本形成,荀子相比孔孟,更立足于社会大众,讲的是性非善人心有善,更重视礼治,强调制度、规范、修养对人的影响,突出地体现了自然主义、现实主义、理性主义、人文主义。 但是对于哲学或思想类的典籍,更多的还是需要去阅读原本,切不可被二手解读所限制。
清华国学院院长陈来老师在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和北大哲学系开设的《先秦儒学》课程的讲稿合集。由于是面向大学本科生的课程讲稿,因而文字深入浅出,难度属于入门级别,非常适合作为先秦儒学学习的导论性著作参考。陈来老师在讲述过程中,注重文本细读,注重孔子、孟子、荀子之间的思想承继与发展关系解读,注重先秦儒学思想跟西方思想的比较分析,选择这样一本小书,来作为入门书籍,起点相当之高。
主要看了论语部分 侧重点是 一种总结式的理解 很有从容含玩的特点,对于论语的一些条文反复提及,可惜没有展开对论语文本分析。
在作者诸多著述中,个人比较喜欢的一本。虽然有时候介入的西方理论显得比较僵硬且过时,但对所分析文本的熟稔使得引文精当,安排有秩,颇有启发。
荀子写的潦草了。
又遇语句解释类中哲讲义,我不是看不懂古文。希望有更多思想的表达,而不是语句的注疏。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