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革故鼎新的封面

革故鼎新

杨天宏

出版时间

2018-01-31

ISBN

9787108059901

评分

★★★★★

标签

近代史

书籍介绍

中华民国前15年北洋政府时代是民国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奠基期,很多基本制度都在这一时期奠定,很多根本性的变化也在这一时期发生 。本书从民初标志性的政治人物和事件入手,探索民国创立之初的制度建构及运作,力图对民国政治史上许多重大问题,进行探寻和廓清。比如,中国为什么在如 此短的时间内就经历了由“帝国”而“民国”等的嬗变?为什么被描绘得最为黑暗、最无法律秩序的北洋时期却成了近代中国法律制度建设颇具成效的时期?为什么人们历史记忆中军阀肆虐的北伐前10余年却呈现出中国近代以来思想、文化、教育较为自由多元的现象,作为“科学、民主”旗帜的新文化运动能在这一时期出现?

目录
绪论:政治史在民国史研究中的位置
上编:“法统”建构与法政体制革故鼎新
“清帝退位诏书”与“五族共和”构建——中华民国主权承续的“合法性”问题
一、“主权”与“统治权”:作为立论基础的概念辨析
二、“禅让”抑“逼宫”:清帝降诏退位的政治背景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下编给我启发更多
比较注重用史料还原事件,和法学界写的注重解释的不同。其中一两篇旧文章没必要收如,与全书主题不统一,有些内容还前后矛盾。
看了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章节。绪论强调政治史研究;代跋强调整体史研究,于我之心有戚戚焉。第一章非常具有雄辩性,驳斥了法学学者关于逊位诏书的研究,但远远不如桑兵的《旭日残阳》一书研究得细致。第二章把民初根本法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大致梳理。北洋政府撤废治外法权的努力,也值得一看。本书最精彩的章节是政党建制与民初政制走向。谈章士钊民初政治思想的逻辑家的政制建构逻辑也值得一看。全书是论文集的结合,可惜的是,全书并未有一贯的系统,章节前后并不串联,也无甚相关,以至于显得较为凌乱。但这些论文可大致反映民国前期法政发展的脉络之一端。
出版一年之后,居然奇迹般地脱销了
论文集,没必要买,对着目录知网找找就行
谈退位诏书、民初政党和袁世凯「去北洋化」努力的三篇读起来不错。大概认为,退位诏书只是古代衔璧出降的翻版,清点一下版籍、兵民而已;民国政党政治之坏,起于「革命尚未成功」故而要反复革命;袁氏当国之始,一心想要当天下共主,并且建立法制和文官政治,北洋之离散解体这时就开始了。
政治总会是一切事情的理由 分析论证严谨 观点令人信服 序与跋是亮点,体现了杨天宏先生作为老一辈北洋政治史研究者对于北洋政治史研究未来走向的担忧,其身上的作为学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令人动容
2020-3-25 论文集。上编曹锟“贿选”一文以及下编第一篇政党建置一文这两篇最好。总体来说,上编侧重“事实层面”的厘清,下编侧重论,个人觉得上编更好,并且下编有两三篇明显是早年写的,因为在文中也认定曹锟“贿选”这一事实,最起码比上编那篇为曹锟拨乱反正的文章要写得早。我非常欣赏杨氏对司法独立的态度,那篇从司法层面上为曹锟拨乱反正文章的争议也在于此,杨氏坚持以司法层面的证据研究以及“无罪推论”来“重审”曹锟案,许多人认为这毫无意义,我认为是否有意义是仁者见仁的,试问如果在学术上都不能做到“无罪推论”,带着既有陈见去研究,那这种研究的意义又何在呢?很大程度上我是为以上那两篇文章打的五星。我认为中华民国前十五年北洋政府史研究佼佼者非杨天宏莫属。 @2021-01-21 19:21:13
正本清源之作。
零零碎碎地读完了,有一个蛮不错的启发,希望能找到资料写出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