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实证的迷思的封面

实证的迷思

叶启政

出版时间

2018-01-31

ISBN

9787108060327

评分

★★★★★

标签

社会学

书籍介绍

本书是台湾大学著名社会学者叶启政先生的新著。全书致力于对当前社会科学中占统治地位的计量与统计方法进行理论反思,意在打破社会科 学研究的“范式迷思”。

当今的中国社会学研究,在美国社会学传统的影响下,日益表现出以经验实征方式进行量化研究的趋势。本书致力于对这种“范式迷思”进 行理论反思。作者回溯了社会学实证主义传统形成的文化-历史语境,尤其注重对统计方法中的核心概念“均值”与“变异量”进行知识社会学分析,指出其并不具有超越特定时空场域的普遍有效性。最后,作者以韦伯的“理念类型”作为一种特别的思考模式,陈述其在社会学思考中可能具备的丰富而深邃的意义。本书兼具思想史与科学史的特点,极大程度地打开了反思科学方法的大门。

目录
序 渠敬东
自序
第一章 经验实征取向主导下的美国社会学
第二章 社会现象的量化、测量与数学化
——向自然科学倾斜的认知典范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研究方法”是我2018的个人关键词之一。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把“均值”和中心极限定理作为社科定量研究神祈的科学性。凯特勒的“均值人”大行其道,涂尔干更为先验的、有修正作用的“集体类型”被悬置。个体化社会的后果之一是抽离了民意调查量化结果的公共性,那么,在“离散值”迅速上升的当下,以“均值”为核心的社科统计方法是否还具有曾今凝聚联带的社会集体意涵?跳读了本书的第一二章,精读了第三四章,探讨的完全是之前盘旋在我脑子里的疑惑。另外,一直以为社会科学的基本课题是探讨分析“95%”,而本书告诉我其实是其余的那5%。国内社科定量的问题不仅在于方法这类技术技巧的不成熟不规范,更严重的在于缺乏如自然学科那种系谱式的理论视野。Ps 本书配合《中国社会科学离科学还有多远?》一书服用,效果更佳。
第一章介绍了美国社会学学术史,想看看欧陆社会学学术史。学经济学的学生需要读一读这本书,对社会科学不经反思地套用数学、统计学保持疑虑。对量化的探讨可参阅牛津通识读本Measurement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870680/
第一第二部分是长长的统计学及其在社科领域的发展史叙述,对于我这种不甚了解的人而言还是挺有用的,尤其是关于社会现象的测量是怎么样建立的部分;第三第四部分很不错,其中对于统计学概念的知识社会学分析很有意思。均值到最终是一种失去了公共性的集体概念,只能表现出最彻底的个人主义,这个角度有趣。
膨胀了,我竟然开始读社会学专业的书了。第一章介绍美国社会学的发展蓝图始终围绕着自建国以来便出现的工具实证主义认知架构;这种模式面临的困境如下:概念的现实感不强;大数据时代"样本"研究失去意义。 最后一章,将韦伯的理念类型与一种接近上帝视角的客观主义进行对比,强调理念类型掌握了因果关系的要旨,是勾勒社会图像的基本策略,也因袭着德国观念主义的传统。(值得回味) 均值人与离散人,略读。作者认为这样一种分类具有特定的历史语境,一旦历史情境变了,其意涵必须重新假设。
很多人文学者喜欢站在门外批评定量研究琐碎浅薄,实则搔不到痒处。叶先生受过严格的研究方法训练,入其室而操其戈,以知识社会学的视角,沿着计量方法的发展脉络进行层层拆解,把坚冷如百炼钢般的统计理性,熔铸锤炼出生命历程叙事的绕指柔虹,击节赞叹。作者从统计学家凯特勒的均值人出发,经过涂尔干的集体类型、韦伯的理念类型,最终竟然落脚在博尔赫斯上,写得诗意盎然。
喜欢第一章和第五章
云里雾里,为什么量化靠不住呢?没有懂。其实统计认真取样的也没几个。看到大佬也在社交平台发问卷星真的很困惑。读了第一章,太难了
非专业不好消化,更像学科史研究。
属于是跟小近机器学习的远古背景和西哲、borges的一点薄底子对接上了,为我现阶段的困惑给了不少启示。离定量前沿尚有蛮大的距离,得继续走。
当时觉得很神,现在感觉反思还不够,可能量化做了很多之后已经被同化了。老先生的很多量化知识已经不是前沿,当前一些量化发展可能超出他人想象。而就算在当时,实证的迷思也并不是一个剩余物,而是很多人确实会思考的问题。似乎很多国内的量化学者也是瞎胡闹,能稳步跟的并且生产教科书的量化社会学者只有谢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