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礼是郑学的封面

礼是郑学

华喆

出版时间

2018-02-28

ISBN

9787108060433

评分

★★★★★
书籍介绍

“礼是郑学”之说来自《礼记正义》孔颖达疏,而作者以此作为理解经典、分析经说的基本方法,重新梳理了汉唐经学诠释的发展脉络,提出汉唐经学传统是以如何理解郑玄为主轴构建而成的。本书以晓畅的语言带领读者走入古代经学家们的思维世界,回溯了从郑玄之学创立,到唐代《五经正义》的编订为止,近五百年间经学的发展历程。书中围绕郑玄学说以及后来学者对于郑玄的质疑、批评、调整和曲释、回归等等,从经说本身的内容发掘其中的演变关系与学术特色,提出了许多令读者耳目一新的论断。

华喆,1981年生,北京人。复旦大学哲学学士,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三礼学、经学史等方向的研究,在《中国史研究》《文史》《文献》《中国哲学史》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乔秀岩序
绪论
第一节 源起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书章节安排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相當通達。
在写论文的间隙断断续续读完了全书,有时候想用其中的思路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但写出来的东西还是不好。学术真难。
1.康成復生,不能置否。 2.見康成詮釋法與詮釋史之流變。 3.提出「以鄭還鄭」的現代詮釋法。
书极好,顺便对个暗号:汉唐香气,氤氲我怀。
虽然以“汉唐间经典诠释变迁史”为标题,内容实际上是郑玄经学的历史展开和变异,或者说是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郑学的特征和意义。因此,作者设置前两章来分析郑学本身的特殊性,将郑玄视为一种独特、全新的学术形态。后两章内容建立在此基础之上,关注魏晋南北朝经学对郑玄的各种理解方式。有一个问题是,作者将魏晋时期的经学默认为郑学的不同接受方式,这当然有郑学历史影响力的考量在内,但也正是在这个前提下,两汉经学与郑学之间的复杂关系被淡化了。比如第三章提到了两晋礼议,如何论证当时的“经典臆解”,都是针对郑玄呢?
礼学 好难
郑玄注解礼记及争论思想史。
虽然论述的是“佶屈聱牙”的经学,但难得的是,作者论述非常清晰,将“郑学”作为汉唐间经学变革的切入口,探索其中的思想文化变迁,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本书以郑康成为中心,尽可能还原并理解郑君以“三礼”,尤其《周礼》为中心构建的精密经学体系,并指明后世对郑康成的批评、修正与接受,大体以理论与实践的冲突、调和为主,最终郑注几乎获得和经文同等的权威。终章尤其表达作者用心:从中晚唐《春秋》学到宋儒(论理学微有瑕),新的经典诠释方式兴起,义理、历史制度与文本三分,而论义理必为天理性命,由而将郑康成乃至整个汉唐注疏传统视为典章制度之学,不再理解有着整全体系(当然蕴含“义理”)的旧有经注。到清学,虽标榜“汉学”、反对宋学,但仍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学问划分,并多限于名物考据,未能展现汉唐经学家成体系的思考。同时,作者也暗暗表示了对当前经学研究的不满:许多研究似仍延续了清以来对经学的理解,未能真正回到汉唐经学家,还原其问题意识及理路,而仅从某一角度切入。
比较异义、重现经学家思考过程的论述很精彩,心向往之而力不能及。但也正如娘娘所说:学术史外切则粗疏、内切则琐碎,琐碎的根本原因在于小例子是否能够撑起大结论尚还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