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的封面

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

茅海建

出版时间

2018-01-31

ISBN

9787108062208

评分

★★★★★
书籍介绍

针对近40年海内外史学界对1895年 “公车上书”的质疑和辩难,作者给出明确结论:广义的“公车上书”是指《马关条约》签订后,由政治高层发动、京官们组织操作、各省公车参加的。档案中存有这类上书数十件,共千余人次签名;康、梁的活动是整个“公车上书”链条中的一环。其二是康有为组织的四月初九日在松筠庵的“联省公车上书”,这一活动中途流产。从政治决策的角度来看,前者曾发生些微的政治作用,后者因其“上书”未能递呈而并无作用。

--

本书所收九篇专题考论均系作者根据档案材料,检视先前各说,作出新的认知、补证与修正,明晰了一些关键性的历史细节。

针对 “公车上书”的质疑和辩难,作者明确提出:两个不同概念的“公车上书”,叙史者有必要加以区别。

从观察甲午战后清朝整个保举活动,揭示出当时政情的诸多特点。

重新梳理京师大学堂的初建历史,见出戊戌变法之基本相:以康有为为首的激进派,与张之洞、孙家鼐领军的温和派,都在其所宗的“中学”指导下,自行其改革事业,尽管从形式上已尽力模仿泰西、日本。

司员士民为救时而提出外交与军事内容的建策,在今天看来,大多只是救时的偏方,与历史发展的方向并不吻合。

此外,“光绪帝召见张元济”、“康有为移民巴西计划”、“康有为及其党人所拟戊戌奏折”和“康有为自写年谱手稿本阅读报告”诸篇都分别对补订史事缺环、匡正偏见有所推进。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公车上书”考证补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档案文献的再次检视
三、 都察院的态度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太扎实
改革到了最后才发现,自己才是改革的障碍
作为补录,风采依旧。 1.历史学家的职业训练,恰是要从政治家的智慧中寻觅出原本的历史真相。 2.康党是造就时势的人,尽管他们最后并不能似也不可能左右形势。 3.密集争论西学的双方,均对西方缺乏一般性了解,双方真正的分歧来自中学。
可能是本书的论文题目不如上初集那么吸引人,当时读这本书的时候,读得很慢,但是书中考据的内容还是很细致
“我由此而产生的愿望是,能将康有为自写年谱手稿本彩色精印出版,以能让各路史林高手皆可加入其中,索隐探掩,切磋磨砺,眼手心法,各展绝功,渐进式地进入至层叠历史的底层,还原出历史的本来。”
索隐探掩,精彩绝伦。最喜欢公车上书和保举两节。
适合相关研究者,对于兴趣爱好者随手看看
史家之素养
应当说,康有为有生之年,所受非议甚多,因此康、梁的说法,一直仅被视为谈资,对学界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更何况当时学界还不太认可近代史。但到了上世纪50年代之后,近代史突然崛起为显学,治史者又出于多重原因,经常不加区别地引用康、梁一派的言说,排斥否定康、梁的言说,且又有着多重附丽。康有为组织的“联省公车上书”,现已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标志性事件,被目为资产阶级改良派走上政治舞台的宣言。而前节提及的广义概念的“公车上书”,尽管数量多达31件,签名多达155人次,且已通过都察院而递到御前,却被人忽略,在历史的书写中化作为淡淡的若有若无的背景。康有为就在这一背景中大放异彩。
对非专业学者来说可读性差了点,教科书上对于戊戌变法更多的偏向是闹剧,但局内人呢,是局限,是妥协,是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