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帝国的封面

帝国

[波]雷沙德·卡普钦斯基

出版时间

2018-10-01

ISBN

9787108062444

评分

★★★★★

标签

政治

目录
前言
初遇(1939—1967)
平斯克 1939
西伯利亚铁路 1958
南方 1967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算是作者的旅行笔记,但卡普钦斯基所选择的三个时期很有性,且深入到苏维埃帝国偏僻角落之中,有着相当广泛的见闻,文字也相当有趣,从某些方面来说,是一部粗略的苏维埃帝国史,且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苏联大厦之倾,非一日之祸也。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324
前两章是作者对帝国的游记式的走访,以一种“历史的角落”的角度去观察、剖析复杂、犹如庞大怪物般的苏联帝国。第三章也就是最后一章,是对帝国过去历史的一种总结,以及对未来走向的一种憧憬,带着迷惘。而回过头来看,帝国的结局已然早有启示。
类似《看欧洲》的历史游记大散文,卡普钦斯基的文笔真是精湛,他此前的《皇帝》就深得我心,其历史视野和人性洞察力即使在历史学家中都顶尖的。但有些章节比较陌生,内容枯燥
看的直让人瞌睡,不对我胃口。对俄罗斯的批判也不咋激烈
本书是卡普钦斯基的名作,是了解夕日的苏联和今日俄罗斯难得的佳作,一者因为作者绝佳的文笔与叙述,二者因为作者的亲身游历与洞见,是非虚构写作的典范之作。今日的俄乌战争也验证了作者观察,“即将有三个进程会主导俄罗斯人的画面,第一是整合民族主义与瓦解民族主义的力量的较量,俄罗斯人会希望维持一个强大的国家,一个超级大国和帝国,而那些非俄罗斯族的少数民族则会越来越明显地追求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自治的目标”,“边界问题在当前是一个潜在的定时炸弹”。书中内容不仅限于俄乌关系,卡普钦斯基游历的范围是整个苏联帝国,让读者更深刻的理解苏联这一广袤区域的历史、政治、文化、生态、民族、语言、宗教等的复杂,亲身走过这大地,与当地人交谈,才能理解帝国的真实含义。
从第二章节开始就引人入胜,这是我第一次去了解世界第一大面积的国家。
如果你是一个苏联人,当你每每面对着世界地图上硕大的国土,那种人性的顺从天然就被激发出来了,而这恰恰是帝国的需要,从伊凡三世统一以来,俄罗斯人的顺从就已经被种下,顺便当了400多年农奴,苏联人血液里已经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而当你提出质疑本身就是奇怪的存在。虽然18世纪短暂的俄国资本主义也主观上的解放了农奴,但顺从习惯的俄国人又用了半个世纪去接受新身份,还没理解自由的意义就被红色帝国再次贴上了人民的标签。人民自然要顺从,俄国人民欣然接受了新名字,却又大批大批被扣上了反人民的标签,还有大批被送去西伯利亚或乌克兰境内的劳改集中营从事总书记给予的光荣任务让你好好理解什么是人民,去北极圈冻土挖30年煤,或者在哈萨克斯坦的烈日下种一辈子棉花。直到你理解为止,或者麻木也行。
这样的一本好书,居然很少被谈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