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书舶录的封面

书舶录

李小龙

出版时间

2019-06-30

ISBN

9787108063472

评分

★★★★★
书籍介绍

日本书肆较国内若有若无之旧书摊不可同日而语,许多书肆都有数百年历史,甚至就默默地杵在闹市中心。无论生意好坏,一般店主都将其看作祖上基业而尽量维持,加之日本藏书未经兵燹,故货源亦足。加之自杨守敬以还,国人向有至日访书之佳话。故作者至日便发愿搜罗日人所刊汉籍之足为国内古籍之补充者。孜孜以求,以迄于今。求书之过程,苦乐备尝。

作者慕杨守敬《日本访书志》及叶昌炽《藏书纪事诗》之作,故依其例,稍加变通,撰写此书。内容以书店为纲,一可为此后游日访书者之指掌,二可了解日本(尤详于京都)书肆之概貌与风情,三亦不至演为纯粹之古籍介绍。每文依叶昌炽例得诗一首,以纪其事。

李小龙,1976年生,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论文《中国古典小说回目研究》获2009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12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获第七届全国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第八届胡绳青年学术奖提名奖。出版古籍整理类著作十余部,在《文学遗产》《文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读书》等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

目录
“性痴则其志凝”——李小龙《书舶录:日本访书诗纪》序/郭英德
小引
一 尚学堂——搜寻和刻本的开端
二 思文阁——《列子》的异名
三 紫阳书院(一)——书痴的两难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大概一翻,好書、好本似不多
对和刻本一无所知,只能看个热闹,惊讶于和刻本的收罗范围比我想象的广博的多;对中日古籍版本学知识了解不够,所以读起来不少地方容易搞混搞蒙;李教授在购藏古籍中的或喜或悲、趣事囧事,因捡漏因狠心花钱因如愿以偿带来的窃喜,因腼腆因拖延因窘迫造成的错过,以及他常常怨念的好书买不完、买来没处放、搬运太麻烦,我倒是深有同感。
很有情怀的孜孜以求访书小故事 列举的书目真心是让人不感冒 但把求书觅书写出来也是有心 而且算是给自己这段情怀留个痕
作者在日本旧书店找唐本刻本古籍的记录
诗未必佳,但是写得书过程和版本考据还是很有意思的,和刻本总给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奇异风情,想想多少海内佚书静静地在邻国传承着,就觉得人类或许还是可以坐下来好好谈谈。读这本书还是需要点积累才能读出来好玩的地方,比如讲到《醉古堂剑扫》一篇就可以拿来报考着推测一下夏目漱石可能读过的是哪个版本的《醉古堂剑扫》,但是夜太深了也懒得去折腾,就留待别人去搞吧。
虽然大家都知道,日本人更喜欢白居易,但据长泽规矩也《和刻本汉籍分类目录》可以看出,就刊印次数来说,还是杜甫占了上风,因为此书录白氏版本计二十二种,而杜氏版本则二十九种。(P283)
图书馆看来借来翻了翻,每篇都感受到了作者对藏书的爱,不愧为书痴。京都秋季古书书市似乎可以是下一个旅行目标。
买这本书纯粹是一个偶然,在涿州中图网淘书的时候以为这本书是在讲日本的书店才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结果大失所望,受益太少,不感兴趣的内容太多。若是不看作者生年,还以为作者也是受《河殇》影响的历史虚无主义者,书中对日本的赞美不遗余力,甚至明显的过犹不及,愿意读这本书的人自然是不愿看到这种春秋笔法玷污了藏书的纯粹。
有些段落还算有趣,但作者不懂日文的情况下,还在那里点评日本人考证的日汉字发音不对,勇气可嘉。另外充斥着不少河殇文学的即视感,翻看年龄,居然是76年的,我还以为是60年的呢
力求通俗而仍可见学术水平。因为基本不通和刻本知识,读来颇费力气,但小龙老师对书的痴情却能清晰感知,其中几段求书经历看得是心潮澎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