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行最大的善的封面

行最大的善

[澳] 彼得·辛格

出版时间

2019-03-31

ISBN

9787108064448

评分

★★★★★
书籍介绍

“尽你所能,行最大的善。”这是本书的核心观点。

何谓“最大的善”?有没有合理的衡量标准?慈善仅仅是富裕人群才能做的事情吗?你的捐助行为仅仅是被某些图片或宣传片感动的结果,还是会理性地考察善款的去向和发挥的效用?

作为公认的最有影响力的在世哲学家之一,彼得·辛格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过一系列论著推动了实践伦理学的发展。在这本书中,辛格为我们引入了“实效利他主义”,它是一种哲学概念和一场社会运动,旨在应用证据和理性来找出改善世界的有效方法。这一点集中体现在慈善领域。慈善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单在美国就有将近100万家慈善机构,每年收到大约2000亿美元的善款。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几乎没有机构透明到足以让捐款人判断自己是否真的在行善。实效利他主义正在改变这一点。

除此之外,辛格还探讨了实效利他主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意义,它让我们重新反思那些关于幸福的议题。

目录
前言
致谢
第一部分实效利他主义
1什么是实效利他主义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真的挺喜欢彼得辛格,用行动贯彻一致性的人。这本相比《饥饿、富裕与道德》,增加了论证及一些解决方法。我也计划过这种伦理生活。
徐老师送的书,读到最后发现“于杭州 港湾家园”才得知译者是我浙老师,奇妙体验。/后续:居然是我导师的老婆啊啊啊啊!!
尽你所能赚钱 尽你所能给予 尽你所能拯救 利他可以站在更高的高度去做 不只是身边的事情 能力越大舞台越大
虽然我的研究分野也算是altruism吧但是我真的越研究越觉得,这些真正altruistic的人到底…………脑子怎么长的……
也许我误会了功利主义很多年...
其实可以做很深的理论对话,但最后就是看一乐,可能是我定位错了
许多地方依然存在困惑,不算完全认同,但看到一半就去把月捐比例提到了收入的5%并且希望以后能捐得更多,因为目前自己所做的还配不上自己质疑的程度。
“做善事并不像我们通常以为的那样,需要的只是善良、帮助他人的意愿、一定的经济实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行动力。在辛格看来,行善最需要的,恰恰是以往最为人们所忽视的东西——充分的信息、客观的分析以及理智的决策。”
为了捐钱而工作不敢苟同 但有效利他主义的呼吁对现在的中国公益来说仍然很前卫
和动物解放是一样的逻辑,但是并不完善。偏方法论的一本书,逻辑不清晰,关键概念不明确,很不哲学。但是很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