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古典与青年的封面

古典与青年

冯庆

出版时间

2019-08-31

ISBN

9787108066039

评分

★★★★★
书籍介绍

青年的性情需要得到古典思想和作品的节制与调和,古典的理想需要得到青年人强健身体的践行与传递。作者以一个“80后”学术青年的文化生活经验,用古典的视野从当代中西方文学、影视、美学和文化中俯拾出思想的闪光,展现古今之间的断裂冲突与丰富的意涵交织。“回归古典”正是为了“面向未来”,在呈现历史的同时为当下生活注入活力,让心灵在古今之间进行“友爱”的无休止探索。

刘小枫老师推荐。“80后”青年学者冯庆进行的一系列观察与写作实践的集成,这些文章大多尝试跳出体系化的学术写作,以不同的文体和风格,从不同层面展现古今之间的断裂冲突与丰富的意涵交织。

全书分为“阅读文化的古今通变”“抒情生活与精神返乡”和“老智慧,新知识”三辑,涉及刘慈欣、聂隐娘、博尔赫斯等有趣的议题,行文轻快灵动,既有细密的理论思辨,也时时闪现出思考的洞察力。

目录
自序
第一辑 阅读文化的古今通变
通俗与媚俗
古典学与当代青年
理论时代的经典阅读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体例好,一篇连着一篇。但是每篇的结构时有头重脚轻之感。讲到女性的论述部分读来真别扭。思考深入,《太人性的,去人性化,后人类》这篇很有启发,还有《文明史与师道尊严》。
冯庆的随笔集,尚可一读。
脑洞很多,可读性强
很佩服冯庆老师硕博期间的思想成果(散文随笔),有宽阔的视域与一颗年轻的心,对自身求知的爱欲有着敏锐的反思,能转身其后将思绪串联成成长的体悟与踪迹。“一颗年轻的心”是我内心很高的赞美,这是理性与激情、智慧与敏感的化身——不是仅仅身体年轻就可以做到的,是身临他的课堂所能感受到的人格魅力。
刘小枫门生的学术随笔集,里里外外透露着施派气息,但比他师父少了些尖刻和狂傲。运用施特劳斯的“古今之争”“雅典与耶路撒冷之争”等命题解读唐传奇、罗大佑的歌和博尔赫斯的小说,实在有趣。从理论上来说,只要掌握套路,我们可以用施派方法解读任何文本和能作为文本呈现的文艺作品,这正是施派的魅力所在。但像其它国施派一样,作者把持不住的支性削减了文笔的诗性之美
浅而博,广而美,文学性强。有观点,有思考,有想法,站在学生视角看这本书,非常能走入我心。
第一次在模糊之外触及到“诗人之死”,我们要“跳出自由个体抒情与集体崇高审美的二元对立”,在二者的互动中捕捉现代抒情的全部价值。后半部分回顾西方文明危机视野下的审美尺度问题,“人类是双重过失——遗忘和盗窃——的产物”我们原是缺陷的产儿。但是关于博尔赫斯《交叉小径的花园》读到头晕也不甚明白甚至愚蠢地推导出相反的结论,果然“迷宫叙事”。青年的性情需要得到古典思想和作品的节制和调和,“青年本质上是一种重构我们的世界图景的生命召唤”。在回归古典,面向未来的生活中我们要温情地探索和触摸时代的真实脉搏。
冯庆老师一直强调研究古典,现代问题以古为镜,而非还原到古代,后现代也只是现代问题的一部分。(从博尔赫斯一文中竟然看到他还读过德勒兹关于褶子/无限的学说)
整体读下来感觉有些地方还是比较晦涩的,比如《博尔赫斯的永恒美学》里面:“最不相容的希望可以毫无障碍地共处在一起,换句话说,愿望的风格就是永恒”。看了好几遍都没看懂,不懂博尔赫斯逻辑,为什么“愿望的风格就是永恒”。这篇文章大体上是读懂了,博尔赫斯运用象征、神话、巧合、冥冥中注定的生命和身份的循环来进行某种具有巴洛克美学性质的写作,无限分叉的时间,混沌的秩序,展现当下直观感受到的现实,进而颠覆日常生活的经验,表现主体审美的无限可能。但是我确实没捋清楚博尔赫斯具体是怎么颠覆传统对于“永恒”的追求的,现在想来可能是运用“迷宫”隐喻反讽哲学传统中对“永恒”的概念化探索,“人的有限性”这个宿命论决定了人不可能永恒。作者把它结合具体文本来分析,我看得一知半解的原因大概是我没看过博尔赫斯的迷宫叙事。
最值得思考的是对王德威 抒情传统 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