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拾年的封面

拾年

王军

出版时间

2020-05-31

ISBN

9787108066459

评分

★★★★★

标签

历史

书籍介绍

拾年者,十年也,光阴重拾也。在二十一世纪最初的十年,北京城经历了一场世纪纠葛。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加入世贸……中国的大门,不可逆转地向世界敞开了。成功申办奥运之后,北京认识到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城市发展的缺失——失去了雄伟的城墙,甚至险些失去故宫……

这个世界上立交桥最多的城市,同时,也是交通最拥堵的城市,开始了一场自救,规模浩大的总体规划修编工程2004年启动,试图改变20世纪50年代移植于莫斯科,并被中国其他城市纷纷效仿的单中心城市结构。

可是,推土机仍保持着强大惯性,千重万叠的矛盾被推演至2011年——这一年,北京的常住人口突破两千万人,一季度地铁出行人数逾四亿人次,北总布胡同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显示,北京市共有九百六十九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

这一切,被著有《城记》《采访本上的城市》的学者王军录入笔下,汇成《拾年》一书。作者以故事为浅层结构,从2005年总体规划修编、实行、陷入困顿的整个过程入手,进而深度解剖城市生命机制,探讨产权与契约等问题,其间亦记载许多人物故事:梁思成、林徽因、陈占祥、吴良镛、贝聿铭、老舍、培根、徐苹芳……作者在书中写道,“它虽然是十分有限的记载,仍有加以呈现的必要,因为这一切,发生在这样一个十年。”

目录
前言 这一个十年
壹 守望古都
对宣南士乡的最后拆除
寻找失踪的北京城市史
中国传统与现代主义的决裂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找不到旧版,好在去年夏天因缘际会看了新版。北京整座城市的面积越来越大,功能区也越来越多,已经到了我这种普通人应接不暇的地步。距离本书初版也已经过去了十年,期待作者对北京这座城市有什么新的观察和体悟。
……唉
梁思成书房壁悬一联:“读书随处净土,闭户即是深山。”读完就是难过难过难过。
他们家的四合院,紧挨着北京的鼓楼,从花木成荫的院子里,眺过缓缓升起的青瓦屋脊,就是鼓楼沧桑的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