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科学史的起跳板的封面

科学史的起跳板

田松

出版时间

2020-06-01

ISBN

9787108066527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讨论了科学史的价值、意义和功能,也讨论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历史的细节、编史观念的变迁等问题。它们既是科学史的基本问题,也是一般历史的基本问题。

本书以科学史为主要案例,展开了上述讨论,并展示了历史写作的可能方式,以及对同一个历史事件的不同解释。书中还介绍了科学史的学术地图和学科地理,讨论了科学史的未来方向,可以为初入门者提供指南。

本书的重点不在于提供具体的科学史知识,而在于如何从历史的视野,以历史的眼光,重新看待身边我们以为熟悉的事物。

田松,吉林四平人,哲学博士、理学(科学史)博士,南方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人文中心教授、科学与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曾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任教十余年。研究方向涉及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伦理、环境哲学、科学传播、科学与艺术研究等;偏爱跨学科案例研究,如以民科、牛奶、食品、垃圾等为对象的综合研究;是国内将民科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人文学者;是国内很早关注垃圾问题的人文学者,由此关注环境问题,并扩展为文明研究。

目录
前言
第一讲 历史的本来面目
1.历史有一个本来面目吗?
2.每片叶子都曾长在一棵树上——我们能看到的历史,首先是写出来的历史
3.描述“缺省配置”是一项基本功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科学史入门首推读本!在进行概念阐释和范式梳理之前,首先需要从更哲学的层面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式溯源以口语化的课程方式呈现应该是最容易上手的了,尤其很多课堂讨论都真实记录了下来,还附带了学科流变的过程,真希望每一堂好课之后都能有一本这样的讲义!
两周断续读完,很好的科学史专业入门。全书正文六讲,第一讲是对于历史的基本观念(虽然是熟悉平常的观点,但作者亮出了“缺省配置”、“向前走、向后看”等招牌,鲜明),最后一讲是科学史学术概览(侧重国内,清晰实用)。中间四讲依次谈历史的“细节”、“阐释”、“功能”,内容相互勾连,涉及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同时,糅杂了很多作者本人的研究和观点,以第五讲最为密集。对于熟悉作者学术履历,尤其是其研究理路的读者往往能会心一笑。值得称道是作者将概念与理论喻为同时生长的叶子和树木,或砖石与房屋,阐明脱离/转换了语境和理论整体对概念进行孤立分析,并不能构成对理论整体的冲击。但作为博士课程的实录,内容还是偏浅了,这恐怕是科学史教育的长期缺位和错位导致。
部分故事的深度挖掘是有意思的,但是作者理科班子出身,没有接受历史学科的系统训练,读来总觉得隔靴搔痒。 读完更像是史学概论的课,读完方知卡尔好。
长见识倒是不错
主观性很强,读起来很顺畅,趣味性高
“理论”不是偏见的挡箭牌
十分适合一位刻板路人也就是我阅读。
偶然还有阐释空间,必然就鸡毛都没有了。不过,在人这种有限物的视角中,无法预测才是实际情况。且人作为其中的变量有或大或小的影响,但行好(当下最好的决策)事就对了。 另外,二元对立才有区别,不二元对立啥也不是……
讲稿整理,不算入门的入门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