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胡汉中国与外来文明的封面

胡汉中国与外来文明

葛承雍 著

出版时间

2020-05-31

ISBN

9787108066718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为“胡汉中国与外来文明”的胡俑卷,围绕“唐人胡俑与外来文化”专题,作者多年来深入考古现场和文物库房,考察各种浓缩世相的胡俑造型,拍摄了大量的精美图片,不仅有国内新发现的陶俑、唐三彩,还有流失国外博物馆收藏的珍品,印证胡俑是文明交汇的记忆符号与灵魂标本。书中汇集了作者部分研究成果,胡人眼睛、驾车胡夫、驼载穹庐、胡汉马球等细致入微的解析,负囊胡商、袒腹胡人、胡人猎师、髯胡乐手等异域造型的诠释,以文本结合出土的壁画、器物、传世绘画等,赋予墓中无声之物“活”的艺术生命,复原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立体地再现了中古时期胡汉文化相容的社会风貌,并策划运用到“丝路胡俑外来风”“绵亘万里丝绸之路”等大型展览中,给无数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

目录
前言
胡人的眼睛
——唐诗与唐俑互证的艺术史
“胡人岁献葡萄酒”的艺术考古与文物印证
唐代胡商形象俑研究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艺术史的研究有一些很大胆的猜想,以及利用孤证说明问题。但将陶佣与一般文献、壁画、诗词等结合起来,还是下功夫的。个别诗词的注没出好,有的论证我不是很认可(比如一文化和另一文化的继承性或“习得”关系似乎有些绝对)。学术的旨趣是让人敬佩的。
这一本的配图,比《绵亘万里长》的更贴切,也许是因为本来就是胡佣卷,所以配图自然贴切,文中还有很多地方都是直接对图进行论述。
一种面具样式里往往隐藏着一个民族的秘史,因为面具将神话传说、宗教功能、造型艺术融为一体,不仅在祭祖、狩猎、战争等活动中发挥着威吓功能,而且有着沟通天地鬼神的象征作用,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中国隋唐时期保留下来的面具几乎看不到了,那种暴突眼珠,外垂舌头,附加鸟兽纹饰的假面具很难见到实物。但是日本法隆寺的“拔头”假面具仍被完好保留下来,而且是深目高鼻的胡人形象。经过北京大学葛晓英和日本东京大学户仓英美两位学者的诠释,终于使我们知道日本唐乐中的“拔头”就是来自唐朝的“拨头”,它原是以“拨头”甩发为主的龟兹乐舞表演形式。“拨头”不仅是一种曲目,还是一种表演形式,演出特点是以西域胡人为主角,原始情节是胡人被猛兽吞噬后,其子与猛兽格斗,表现为父亲复仇的情景。
胡人俑的表情太逗了,骆驼俑、骑马狩猎俑惟妙惟肖
《孔雀冠》《马球》,1金乡县主墓骑马伎乐女俑好美啊,只在西安博物院吗?能不能来北京办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