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尘几录的封面

尘几录

田晓菲

出版时间

2022-04-30

ISBN

9787108072221

评分

★★★★★
书籍介绍

田晓菲学术成名作。

在流动的手抄本世界里云游,探寻读者如何主动参与对“陶渊明”的生产和创造。

只有当我们看到陶渊明是多么深刻地植根于文学和文化传统,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对传统的革新。手抄本文化的世界变动不居,而这种流动本质在我们的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尚未得到正确的理解或重视。我们将会发现,陶渊明的诗歌文本,即使在诗人逝世之后,仍被后人不断地生产和创造。传统意义上那个“真正的陶渊明”,只是陶渊明众多可能的形象之一。

——田晓菲

“校书如拂尘,旋拂旋生”,“尘几”是对校勘与编辑的完美比喻,也象征着我们对嘈杂无序的手抄本世界的云游。本书为田晓菲的学术成名作,旨在探讨读者如何积极主动地参与对“陶渊明”的生产和创造,从而勾勒出手抄本文化中的陶渊明形象被逐渐构筑与塑造的轨迹。通过检视文本传播的机制与历史,作者展现了中国中古时期文本的流动性,以及手抄本时代的文本如何因为后代的需要而被重新建构和变形。

田晓菲,1971年生于哈尔滨,在天津长大,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任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中国文学教授、哈佛东亚地域研究院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古文学和文化、书籍史及比较文学。著有《秋水堂论金瓶梅》(2003)、《“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2004)、《赭城》(2006)、《烽火与流星: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2007)、《神游:早期中古时代与十九世纪中国的行旅写作》(2011)、《赤壁之戟:建安与三国》(2021)等。参与撰写《剑桥中国文学史》《牛津中国现代文学手册》,合编《牛津中国古典文学手册(公元前1000 年—公元900 年)》并执笔其中部分章节。2012 年度获哈佛大学卡波特奖。

目录
引 言
杜诗与韦氏妓:手抄本文化中读者与文本的关系
“求真”的误区
生尘的几案
第一章 得失之间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很有趣的非虚构写作,作者文笔绝佳,感觉也敏锐。
对陶诗的细读时有妙义,关于如何细读文本颇有启发。一些整体性的观点,多读域外汉学作品,其实已经见怪不怪。部分章节或者说全书的整体叙述,其实并没有紧扣“手抄本文化研究”的主题。总的来说,在如何细读文本层面,还是颇有收获的。另,关于《述酒》的解读,感觉有点矫枉过正,陷入另一种意义上的“疑邻不盗斧”。
关于陶渊明和手抄本文化研究,之前在田教授《七发》的作品中读过选章,挺让人惊艳的,这次通读原本,感受作者更阔大丰富的视域图景。通过历史主义的解读考证,被大众拥捧为文化偶像的陶翁,如何在传统主流意识形态塑造下,人格形象被抽象化固化的渊源过程,以及作品文本出于自然或“人工”增改流变的思路。田教授擅长解构,解构大众对历史人物传统刻板形象的迷思,而不是拆解其作品美学韵味,通过各个“异文”版本的分析比较,呈现出一个更真实立体多元化的陶渊明,让“文化偶像”变得更可近可亲。
有特别之处。
“陶渊明的诗歌文本,即使在诗人逝世之后,仍被后人不断地生产和创造。传统意义上那个‘真正的陶渊明’,只是陶渊明众多可能的形象之一。”境外汉学作品是真的很丰富有趣啊。
作者试图讲清楚两件事即文字世界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充满了流动、裂缝和旁逸斜出,以及后世读者如何通过异文的选择来构建一个属于传统文化语境里永恒不变的陶渊明形象。就观点而言是很有活力和启发性的,但论述过程流露出了过度的自信,尽管作者在后记里指出另一种“选择”下的陶渊明不一定就是真实的,而只不过是种种可能性中的一种,正文却仍抱着“勘误”和“指正”的姿态。而且作者过度对立了看似表现“人性”积极主动选择的“为”和传统语境里任真平淡自然的“不为”,势必导致对某些异文的解释略显穿凿和私人化。很奇怪的是作者径直将陶渊明的固有形象“归功”于宋代文人集团,事实上这场构建活动从宋之前就开始了,乃至于最大的源头就是陶渊明本人的五柳先生传。只能说,文本最终呈现的仍然是一个属于现代人、乃至现代海外汉学家心中的陶渊明。
求真往往失实,固执在在失意。几上旧尘,尤宜勤拂。
后现代色彩颇为浓厚的一部作品。从文本异文的解读出发,试图勾勒出与既有的陶渊明形象不同的全新面貌,更多的解释的是历史的旁斜逸出和其他可能。可能是因为聚焦于文学讨论,对抄本和异文的讨论浅尝辄止,仅停留于异文的比对。然而无论是抄本的物质载体,书手,诗集的编纂者,都有再挖掘的余地。
家里有一套《红楼梦》的手抄本复刻,故知手抄本异文出现概率之高。像五柳先生这种隐士代表,太多文人对其倾注了自己人生的感悟,使得手抄本里面的陶潜变得不像真实的自己,而本书做的就是从细微之处挖掘真正的陶渊明。
望南山